亮剑赢市场,江苏企业送真经

30.04.2017  07:21

  新华报业网讯 保护好知识产权,企业“走出去”步伐更稳健。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中国首家主动应诉美国“337”调查获胜的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解读经典案例,给江苏企业“走出去”送去经验。

  赢官司赢市场

  “10年前,我们历时两年,花2000万元主动和美国打一场知识产权官司,终于自证清白。捷康能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三氯蔗糖生产企业,打开100多个国家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主动加入美国ITC-337诉讼并取得完胜,盐城捷康是首家中国企业,总经理安立军说起当年亮剑仍是兴奋。

  2007年4月6日,美国泰莱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中国3家三氯蔗糖制造商(不包括盐城捷康)和22家贸易商针对5项专利进行ITC-337调查。捷康主动申请加入调查之列,两年后赢得最终判决,捷康被认定没有侵犯美国专利。2012年,捷康又对日本专利保护主动提出诉讼,再次胜诉。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江苏国际经贸学会副会长丁育生介绍说,美国针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案件已由2001年的1起增至去年的24起。中国是美国“337”调查的第一涉案大国,而江苏是遭遇美国“337”调查的重灾区。

  省知识产权局副巡视员黄志臻认为,企业“走出去”,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同时要保护好创新成果。

  继三氯蔗糖案后,又有覆铜板案、葡萄糖胺案等江苏企业积极应对美国“337”调查的成功案例,这些企业从捷康身上找到信心,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捷康”。丁育生说:“葡萄糖胺案中,南通一家小企业表现得非常顽强,最终赢了官司,也在美国市场扎下根。

  “捷康给盐城企业上了示范课。”盐城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处处长罗利民深感振奋。去年,当地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打赢两场知识产权维权官司,他们的对手一个是陕西同行,另一个是瑞士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针对对手分别提出的发明专利无效与侵权的请求,辉丰主动应诉,最后均告获胜。

   法律战市场战一起打

  面对强大的美国“337”调查,国内不少涉案企业选择放弃。不少企业怕打官司,尤其怕打“337”调查官司。“耗时费钱,还不一定能赢,怀着这样的顾虑,企业或放弃或搭便车,可是一旦出口国产品被判普遍排除令,那么对美就是零出口。一句话,放弃官司就是放弃市场。”丁育生说。

  “企业要自身硬,才能具备抗击打能力。”安立军说:“进入国际市场前,捷康就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做足功课。对美国同行的所有专利我们逐一分析,捷康如有与之重叠的技术就提前预防。当中国3家同行成为被告时,我就预感捷康的机遇来了。

  捷康突然出击,打乱美国对手的战略,他们向美国贸易委员会提出强烈抗议,认为捷康来“搅局”。安立军深知这一仗必定打得艰难。“有一次对方到涉嫌侵权的工艺段现场取证,连反应釜旁的灰尘都收集了,收集完立即冷冻,送往美国。

  “国内企业花几十亿元建工厂不在乎,但掏几十万元打知识产权官司却不愿意,他们认为这是费用支出,但在捷康,未雨绸缪叫投资,主动维护知识产权是不可或缺的投资。”安立军坦言,这个理念当时许多人不理解,现在得到印证。

  江苏神鹤科技是全球唯一能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套设备的企业,拥有40多项专利,10多年来没遇到一起知识产权被侵事件。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新鹏介绍,为保护国内用户,他们没向国外销售一台设备,倒是韩国、土耳其、以色列等国企业不断上门求购。“设备卖出去就容易被仿制,我们技术被侵权,用户利益受损。下一步如果进军国际市场,我们会先申请国际专利。”王新鹏想借鉴捷康经验,看看知识产权官司到底怎么打。

  打知识产权官司程序复杂,花钱多,企业往往拖不起也打不赢,但可以把法律战和市场战结合起来打。捷康打美国官司花了2000万元,其中大部分是从美国市场上“拿来”的。因为鏖战期间,被告企业难以赢得客户,相反,主动应诉的捷康获取大量客户,市场占有率一跃成为全国第一。

  找律师不如找“明白人

  “侵权现象多,如果想维权,天天有官司打。”盐都区某企业负责人正为此感到头疼:“小企业看我们产品赚钱,就跟着模仿,盗用我们企业网上图片进行宣传。我们和客户谈生意,他们插一脚,低价竞争,把我们100多万元的订单抢走。

  这些年,这家企业维权官司打了不少,也赢了不少,但却高兴不起来。“打官司现场取证难,费钱费力,得到的赔偿只是象征性的。最后想想还是不打了,不如多开发些产品多挣钱。

  “这种想法不可取。商场即战场,申请专利的初衷就是为保护企业利益,如果大家都纵容,侵权行为会越来越多。不去侵犯别人权益,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才是企业应有的态度。”黄志臻说。2015年,全省法院处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900件,去年达1.1万件,呈增长态势。

  许多企业在维权时存在误区,如认为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其实,维权成本高不高,关键看企业会不会维权。企业维权除了打官司,还可向公安部门举报、请求行政机关调处。还有企业认为打知识产权官司只是法律问题,实际上它更多是技术认定问题。许多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自身能力难以应对,借外脑第一个想到的是律师,而这些纠纷打到最后往往是技术的对垒,律师并不擅长,最好还是找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官司难打,归结起来是企业实战能力弱,没掌握知识产权业务知识。真正的瓶颈是人才短缺。”黄志臻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培训1.4万名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但平均到全省4.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家不到0.3人,很多企业没有知识产权工程师。去年我省对4.6万家规上企业负责人进行轮训。今年起省里将加大力度,每年免费培训1万名知识产权工程师,让企业尽快拥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明白人”。

  本报记者 卞小燕

原标题:打赢知识产权官司,打开百余国家市场 亮剑赢市场,江苏企业送真经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