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专业的黄牛”折射治理落伍
这其实不是技术层面的比拼,而是观念上的竞争。黄牛是动态的,相关部门必须不断更新和升级,提前比黄牛多想一步,才能真正堵上漏洞。
本报特约评论员吴龙贵
春运开启,火车票牵动人心。尽管今年火车票购票时间大幅提前,铁路部门和公安机关也祭出重拳打击黄牛抢票倒票,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举措并未使黄牛党销声匿迹,他们从线下转战线上,接单生意依然红火,部分黄牛日收入超过千元。
一部春运史,事实上也是一部与黄牛党的斗争史。以至于每到春运时期,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除了旅途艰辛、思乡浓烈,剩下的就是无处不在的黄牛。讽刺的是,尽管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但黄牛依然活跃在春运第一线。“一直在打击,从未被灭绝”,或是对黄牛治理现状的最真实写照。
最让人感到无力的是,打击黄牛似乎陷入了一场没有止境的技术竞赛,且常常是黄牛棋高一着。无论是2012年元旦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还是随后实行的网上购票,乃至今年春运大幅提前购票时间,政策在方便旅客的同时,能否有效打击黄牛,一直饱受期待。然而事实证明,效果并不明显。
从线下到线上,从原始的“人海战术”排队囤票,到后面的勾结铁路内部人员倒票,再到如今使用“抢票神器”大显神威,黄牛在实现技术上“华丽转身”的同时,也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接单生意依然红火,部分黄牛日收入超过千元”,黄牛们的幸福生活,既让回家的人们感到心寒,也应该让管理部门感到脸红。
你可以有一百个瞧不起黄牛的理由,但你必须承认黄牛的一个优点——专业和执着。黄牛为什么能够生存,而且生存得很好?因为他们总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总能对“顾客”提供最便捷最到位的服务。而反观铁路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对黄牛的治理,则远远落在后面。
说到底,这其实不是技术层面的比拼,而是观念上的竞争。如果说绝大多数黄牛党充其量只是小作坊式的经营规模和水平,而铁路部门可以称得上是“航母式”企业,两者在资金、技术和资源利用上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为何几乎每一项技术改进都被黄牛破解?原因可能还在观念上,过度依赖和习惯于静态的管理。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一劳永逸,黄牛是动态的,相关部门必须不断更新和升级,提前比黄牛多想一步,才能真正堵上漏洞。比如“抢票神器”,技术上真就无法解决吗?
当然,春运的确有其独特性。数亿人次在集中的时间点集中迁徙,对运力、管理服务、治安秩序等各方面都形成严峻考验。这些年来,铁路方面做出的改进和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但对“疯狂的黄牛”的治理,与公众的期盼相比,似乎总是慢了一拍。这警示相关方面,还得继续保持主动姿态,承担更多责任。铁路已经市场化经营,行业形象好坏和社会评价优劣,公众心里自然有杆秤。彻底治理黄牛需要铁路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也需要公众参与进来,出谋划策,如此才能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原标题:京华时报:“专业的黄牛”折射治理落伍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