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这三年: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超五成

02.02.2016  11:53

  自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掌舵中国已三年有余。这三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得以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超五成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

  而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就调整产业结构作出部署,要求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就产业经济发展问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激活存量,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发展实体经济。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升级态势明显。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门类看,其中,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化解煤钢过剩产能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人民日报报道称,权威人士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情出发,可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明确指出,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以煤炭、钢铁行业为例,从2013年政府就已停止新增钢铁产能项目的批复,并从今年起的三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停止审批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停止审批煤矿生产能力新增项目。

  日前国务院专题会议指出,要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综合施策。另外,中央财政将出资1000亿元,以地方政府配资的方式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

  “国内煤、钢过剩产能基数较大,去产能短期内效果难以显现。而从目前情况看,很多煤钢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已经难以维系。”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去产能是一个长期过程,从目前状况看,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如果今年社会对于煤钢的需求不上升,那么产品价格仍会在低位运行,这将加剧煤钢企业生存压力。若相关部门进行需求刺激,如加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振钢铁市场需求,进而提升钢企对煤炭的需求,如此结合去产能政策,煤炭、钢铁行业才好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有效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