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长回应“高速建设是否超前”:坚持适度原则

02.02.2015  18:37

  中新网2月2日电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就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答记者问。杨传堂回应“高速公路建设是否超前”问题时指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导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能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留有空间。要继续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科学有序推进各项交通运输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实施。

   答问全文如下:

   交通运输新常态与新特点

  记者:杨部长您好!现在,各方面都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讨论。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行业,自然也深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受此影响,交通运输工作出现了哪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杨传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展示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度自信的决策定力。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正在呈现新的特点。

  从运输生产增速上看,在经济增速转入中高速增长后,交通运输生产也在向5%~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变。这一点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变化有较大的耦合性。

  从运输结构变化上看,高附加值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端出行增长较快。2014年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增长均超过30%,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50%,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0%左右。这种结构性变化,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

  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铁路投资规模和增速不断提高,2014年增幅在20%以上;公路水路投资增速由“十二五”期间头三年的年均6%,提高至2014年的9.2%,其中公路投资预计增长11.4%。这说明在新常态下,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依然重要。

  从发展动力上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加上“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率先突破,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因素,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仍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从发展要素上看,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等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建设成本在节节上升,资金筹措难度加大,企业债务风险增加。这说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记者:看来,影响还是非常全面的。是否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增长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不同特点?

  杨传堂:可以这么说。这就要求我们清醒地要看到,新常态既蕴含着新机遇,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新常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趋利避害克服新常态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积极研究新思路,寻求新举措,体现新作为。

   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交通运输工作全局

  记者:面对新常态,应对的办法,恐怕只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子。那么,具体到我们交通运输,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杨传堂:我国交通运输事业30多年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交通运输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正是依靠不断改革开放,我们才初步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新形势下,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发展,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还需要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今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主要任务,不同于过去30多年的改革,而是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为核心,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方向,灵活用好“两只手”,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该营造的市场环境营造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使改革新红利更多地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发挥交通发展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是不是超前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此您怎么看?

  杨传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导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能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留有空间。从稳定经济增长和扩大有效投资看,中央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认识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要继续用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消化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拉动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不断改善民生的促进作用,保持战略平常心,继续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科学有序推进各项交通运输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加快破解交通运输发展的要素制约,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攒后劲、提供支撑。

   积极服务国家“三大战略

  记者: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交通运输工作来说,具体从哪些方面来服务好国家战略?

  杨传堂:服务国家战略,既是交通运输工作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难得机遇。具体来讲,就是要服务好“4+3”国家战略。“4”,就是继续实施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四个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3”,就是重点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对“四个板块”区域交通发展,我们已有完整的规划和成熟的政策,主要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对“三大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印发了“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国务院也印发了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和综合交通立体走廊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很快就要颁布实施。我们要充分认识“三大战略”在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牢牢把握“三大战略”带来的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实化抓手,细化措施,做到规划落地,项目、政策、资金要“三个跟上”,充分发挥好交通运输在支撑“三大战略”中的先导性作用。同时,还要继续贯彻好《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好海运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迈进。

  记者:“三大战略”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手笔大谋划,交通运输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无疑将扮演先导基础的重要角色,任务肯定也不轻。你们有什么具体思路没有?

  杨传堂:服务国家“三大战略”,交通运输工作任务艰巨,其中最根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我们将认真梳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并率先启动,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优化航线布局,加强重要国际海运通道保障能力建设,完善海运网络。

  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抓好《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的实施推进,尽快启动实施一批示范性强、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配合编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统筹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体现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尽快提升长江干线航道通航标准,促进具备条件的地区实现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

  促进建设养护协调发展。抓好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剩余路段及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普通干线公路“瓶颈”路段扩容改造。以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加快国边防交通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组织开展“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研究制定“十三五”全国公路和航道养护管理发展纲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继续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要求,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高效换乘和衔接,加快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集装箱作业中心、快递分拨中心、国际陆港等设施的建设。

   打造交通运输升级版

  记者: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必然要求。交通运输毫无疑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提质增效升级上,你们准备怎么做?

  杨传堂:转方式调结构这项工作我们年年部署、年年推进,但现在看来,仍是我们不得不迈的坎,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攻坚战。打造交通运输升级版,“”不是问题了,我们的不少指标已经世界第一了,有些指标即使不是第一,也在世界前几位,难点和重点还是要解决好结构不优和大而不强两大突出问题,实现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推动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关键是抓好几个环节。

  优化投资结构,补齐发展短板,通过投资政策引导,重点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加快“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建设,加快干线铁路网、内河航道网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让“短板”尽快长起来。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升整体效益,支持铁路、沿海和内河水运等低成本、大运量的运输方式发展,加快综合运输枢纽、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园区建设,以多式联运为载体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邮政和快递业与交通运输的全面融合发展。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在尊重经济规律前提下,依靠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龙头骨干企业。

  把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的传统路径,走出一条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质量效益型发展新路子。

  记者:又要到一年一次的“春运”了,每到这个时候,民众对交通运输工作总有很多呼声甚至批评。因此,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应该是交通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此,交通部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传堂:你说的没错,现在公众的要求很高,但这是好事,因为呼声和批评都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我们十分关注运输组织化程度和运输服务能力的提升,在这方面,我们重点要做好几项工作。

  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以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工作机制、试点示范、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大力实施海运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邮轮运输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公交都市”创建,深入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出台农村客运扶持政策,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国家重大节日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继续严格执行、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启动实施货运车辆标准化,推进甩挂运输发展。落实好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意见,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ETC全国联网。

  抓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合力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节点建设和交换互联,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组织实施多式联运、农村物流等示范工程,促进物流业提质增效。

   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记者: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交通运输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和主动力在哪里?

  杨传堂:过去我们长期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培育交通运输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根本出路在创新。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我想,当今影响最大的还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这既是一场科技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跟不上这个变化,我们就会落后于这个时代。交通运输的创新驱动,要围绕“四个交通”目标,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为主攻方向,争取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各种传统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业态发展壮大,为交通运输这个传统产业插上创新创意的翅膀,带动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提质上档。

  原标题:交通部长回应“高速建设是否超前”:坚持适度原则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