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白皮书”升级 2015年本市百项工程疏堵

30.01.2015  14:49

  2014年,每个工作日本市平均堵车1小时55分钟,即115分钟,这种状况与2013年持平。这也是最近4年,这一指数首次止涨。

  1月29日,市交通委发布《2014北京市城市建设与民生工作之缓解交通拥堵篇》,2015年本市绿色出行指数将从2014年的48%涨到70%,交通拥堵指数将控制在6以内,稳定在轻度拥堵范畴。

  《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5-2030》也将在2015年正式发布。这算是2003年《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年至2020年)》的升级版。当年,这份国内首个“交通白皮书”第一次确立了“优先发展公交”的目标,这是北京发展现代化公共交通思路的一次质的飞跃。

  另外,2015年,本市将制定出台《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5-2020年)》,启动100项疏堵工程项目。

   三地市郊线路规划启动编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三地不再各管各的事儿,而是实现规划“一张图”。《北京、天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市域(郊)铁路网规划》等编制已经列上日程。

  一批“断头路”和“瓶颈路段”有望打通。2015年,京秦高速、京开高速改建工程开工,京台高速、110国道二期进场施工。同时,首都外环线高速公路、北京新机场周边配套工程都将有新进展。

  在2015年北京市交通工作思路中有这样一句话:省际毗邻地区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这意味着,京津与环京津市县城际快速直达客运体系、城际轨道交通与道路客运的公交化运营模式将逐步搭建起来。另外,市郊铁路S2线已经开始试点,有4列动车组已扩展通达河北省怀来。

  同时,铁路北京丰台站等一批立体式换乘客运枢纽也将建成。三地将建立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京津冀交通出行信息采集和共享服务系统;探索建立促进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合作机制。

   夜班车范围突破三四环

  一批纯绿色车将跑上马路。其中包括更新1010辆电驱动公交车,示范运营500辆城区电动出租车和20辆纯电动旅游车,配置纯电动租赁小客车指标1500个。

  轨道交通,依然成为2015年的重头戏。随着14号线中段等线路建成通车,既有线路的运力将提高10%。老线也将启动升级。13号线、八通线屏蔽门将投入使用。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等车站卫生间有望升级。

  京北将添快速通勤走廊。本市将推进京藏高速、西北四环公交专用道施划,做好公交线网顶层设计、优化,新开、调整公交线路40条。同时,公交服务覆盖面有望增加,公交商务巴士定制线路将提供更加快捷、舒适、差异化的高端公交服务。

  夜班车的服务范围也将突破三四环,继续向新机场等区域拓展。

  同时,本市计划改善公共交通接驳环境,结合轨道新线开通,完善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点的道路引导标识;加快场站枢纽建设改造,推进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工建设郭公庄等公交场站。

   交通立法将出5年规划

  2015年,本市将制定出台《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5-2020年)》:100处公交站台改造、100项疏堵工程项目启动、100公里专用自行车道将规范。

  本市将扩大公共自行车建设规模,增加服务站点,新增公共自行车1万辆,总规模达到5万辆。机场周边等拥堵重点区域将出台综合方案,探索实施区域缓堵政策。

  “潮汐”车道也有望继续推广。本市还将完善查扣“三无车”、“克隆车”,并予以销毁,重点治理“黑车”聚集问题,力争2015年底重点场站地区基本消除“黑车”聚集现象。

  从2015年开始,本市将制定交通立法五年规划,梳理完善《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等交通运输地方立法,查找法律依据空白点和现行法规有待修订完善的环节。

  静态交通也将进入立法研究范畴。本市将探索研究停车管理改革,推进停车管理新体制改革、强化停车管理考核、鼓励居住区停车管理自治、适当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规范停车经营行为。

  本市还将启动交通领域统计与监测平台二期建设,编制完成北京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和排放污染防治规划。(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