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魂牵梦萦圭亚那——记原乔治敦医院中国医生张跃明

27.03.2015  01:55

(国际在线:2015-03-24)

 

 

张跃明医生和患者交流

 

 

张跃明医生给当地医生上培训课

 

  2015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副主任张跃明收到了一封来自圭亚那的电子邮件,这是一位他治愈的患者发来的问候信。尽管回国已经半年有余,但这样的邮件仍然会勾起这位中国医生在圭亚那的珍贵援外记忆。 


  那是张跃明至今为止最遥远的一次旅行。2012年6月,来自江苏省苏州和常熟市5家医院的15名医生组成了中国第十批援圭亚那医疗队,医疗队中8人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在读,张跃明正是其中一员。 


  位于南美洲东北部的圭亚那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受经济影响,圭国医疗人才流失严重,全国只有27家医院,750余名医生。首都乔治敦医院虽然是全国最高等级公立医院,但还是深受硬件条件落后、人员匮乏等问题的困扰,非常依赖国际援助。自1993年中国向圭亚那派遣医疗队以来,中国医生在乔治敦医院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支撑医院多个科室的日常运转。张跃明记得,2012年,他和同事们刚到乔治敦的时候,还来不及调整时差,就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他说,“一开始的时候,对方(圭亚那乔治敦)医院和卫生部的人都很快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尽早上班。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时差等问题,身体上要迅速地适应,我们甚至于方向都没搞清楚,就很快投入工作当中去了。”


  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更加繁重的工作接踵而来。由于圭亚那采取分级诊疗制,来乔治敦医院就诊的病人都是从下级医疗机构逐级预约筛选而来,个别病人甚至已经等待了半年多时间。因此该院重病号格外多,而张跃明所在的妇产科更是所有援外专科中最忙的科室。张跃明作为科室高级会诊医师,一方面要为自己的病人做各项检查、诊断,另一方面要为其他医生提供咨询。若赶上每周两次的手术日,张跃明为了多治疗些病人,更是从早上连续工作到下班,顾不上吃午饭。久而久之,当地同事送给他一个“两顿饭专家”的绰号。 


  “很多病人乘坐飞机来,或者凌晨4、5点钟起乘船,坐车赶到你这里来,这样的病人,你如果耽误了他看病,他就不能回家,或者又要重新约到三个月以后。了解这个情况后,我说不管怎样,饭可以不吃,病人要看完,原来科室一天做一两个手术,我增加到五六个,加班给他们做。工作决定了生活状态,自己早上多吃一点,带一些糕点、零食,充充饥。” 张跃明说。


  圭亚那地处热带,当地特有的一些疑难杂症,中国医疗队在国内从未遇到过。张跃明与队友密切配合,发挥团队力量,成功开展腹腔镜下复杂卵巢囊肿、子宫切除等妇科微创手术以及各种妇产科疑难手术,创下多个圭亚那医学史上的第一。随着工作的深入,张跃明发现乔治敦医院虽然物资短缺,设备落后,但是国际合作开放程度高,整个妇产科室像一个小联合国,汇集着来自亚洲、非洲和北美国家的专家和交流学者,为不同医学理念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方便。然而,受文化观念和物质条件影响,圭亚那百姓对产妇健康和婴儿成活率的关注程度比中国要低许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对产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保健重视不够。对此,张跃明从点滴抓起,每天都亲自检查产后数据。慢慢地,中国医生追求母子平安和高水平生产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个小孩生出来,并不是生完就可以了,生得怎么样,出血多不多,新生儿评分好不好(都要关注)。我后来每天去产房里翻记录本,发现问题后,反复地问,肯定能找到处理环节中的问题,我觉得国外最关键的是以理服人、以据服人,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风气。”张跃明说。


  赴圭亚那工作4个月后,张跃明凭借过硬的医术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妇产科各国同行中脱颖而出,赢得圭亚那百姓、当地医院和政府的信任。2012年10月,经圭亚那卫生部和乔治敦医院研究,正式聘张跃明为乔治敦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医疗顾问委员会成员和圭亚那卫生部孕产妇死亡委员会委员,直接负责所在医院妇产科的全面管理,并参与圭亚那卫生政策的制定。在任期间,张跃明着重强化医务人员培训,狠抓科室规范化建设,改进就诊流程,优化妇产科病房布局,制定诊疗技术指南,建立起健全的科室管理制度。从“援外医生”到“援外管理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带给张跃明更多的思考。


  “刚开始开刀的时候,站在我对面的助手什么都不会,我后来就让他们轮岗学习,一个一个来跟我学,现在一共培养了十八个医生,可以独立承担诊疗任务。后来我就只用做关键步骤了,你们(培养出来的医生)上(手术)台先开,困难的地方我来。我发现,当你培养了一支不带走的医疗队,就可以真正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也为后来人争取更加轻松的工作。”张跃明说。


张跃明担任妇产科主任期间,乔治敦医院孕产妇死亡人数创历史最低,并于2013年首次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乔治敦医院CEO麦克•科翰在给张跃明的信中写到,医院管理层对张医生负责妇产科期间出色的工作表示赞许与感谢。驻圭亚那两年来,像这样的感谢张跃明已经收到太多,异国生活虽说充满辛酸苦辣,但对张跃明来说这是无价的经历,他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以及跨越国界的深厚友情。

 

(记者 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