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塞环行业,市工商联副主席企业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算得上行业的翘楚,企业一直专注于商用车活塞环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占有40%以上市场份额。多年来,企业拓展容量庞大的乘用车市场,2013年正式成立乘用车活塞环事业部,并改变了在这一领域的市场拓展策略。
加快对新市场、新产品的拓展,成为亚新科双环近年来调整转型的重要特征。“近几年,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同步开发能力水平、配套中的资源协同优势及可持续的制造水平成为新的竞争力。”总经理吴映雪介绍,企业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从过去专注于活塞环这一细分领域,转而大胆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协同发展优势。
资本合作,拓展生存空间 亚新科双环以前比较专注于活塞环这个领域的发展,希望通过做专做精这一领域,增强竞争实力。随着发展的变化,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吴映雪表示,现在看来仅靠做专做精这一点远远不够,增强在配套过程中的资源协同优势对企业长期发展同样重要。经过市场调研,公司引入气门座圈业务,期望能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2013年4月,亚新科双环参与完成了对爱斯姆合金材料(仪征)有限公司的重组,正式进入粉末冶金领域。2013年底,企业与日本最大的活塞环企业日本活塞环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仪征日环亚新科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竣工投产。新的合资公司从事粉末冶金气门座圈和铸铁材料内燃机气门座圈的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柴油机、汽油机、生物燃料发动机和CNG、LPG等气体发动机。预计到2016年,可年产粉末冶金气门座圈9000万个,年销售额将超3亿元。
转变思路,应对市场变化 近两年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吴映雪说:“这几年,市场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客户对于供应商竞争力的关注点的转移上。以前,很多主机厂看重的是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以及价格上的竞争力。而现在,他们关注的重点已经转向供应商的自主研发能力、运营质量、产品开发周期能否缩短等。”
为适应这一变化,亚新科双环除了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适应能力外。研发思路也有所转变,以前以项目为导向的研发思路,转为通过系统、基础的研发机构、人员配置和流程设置建立系统的研发体系。
吴映雪分析:“来自市场的第二个变化是,过去主要依靠人力的、低成本的制造能力提升已经被证实是不可持续的,而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投入,对于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确保产品一致性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为此,企业这几年在制造自动化环节投入了很多资金,用于加强工装设备的研发、使用。现在,企业仅在活塞环板块,大约每年就有4000万~5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投入技术改造。以前企业在单台设备上的投入更多,现在则更看重整个生产制造管理系统、流程、检测设备、控制防错方面的投入。如果说以前技术改造的重点更多在于提升产能规模,现在则更重视品质的提升。
目前,亚新科双环劳动效率、产品一致性的提升非常明显。企业每年劳动生产率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以前我们有近3000名员工,在制造能力已翻番的情况下,现在只有1700多人。在人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去年企业销售收入、效益增长均实现了15%的增长。
扩展市场,打造新增长点 亚新科双环在乘用车活塞环市场拓展上也大踏步前进。以前,企业主要集中精力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提供配套,现在企业改变市场策略,首先从高端汽车品牌的配套切入,力争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亚新科双环认识到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在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更偏向于由成熟的供应商为其供货。而国外成熟的汽车公司,基于各种商务策略的考虑,反而更愿意尝试接纳新的、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对具有同步研发实力的亚新科双环来说,机会更好。因此,亚新科双环目前正与几家国外汽车品牌进行技术交流、设计验证,产品性能已经得到了主机厂认可,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成功进入高端乘用车活塞环配套市场。目前,乘用车活塞环每年保持30%的增速在高速发展,期望最终实现在未来活塞环的业务中,乘用车、商用车的业务量能各占一半的目标。(仪征经信委科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