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解码大众创业“宿迁模式”

19.07.2015  16:07

  中国江苏网7月19日讯 (记者汪正文高云龙)“淘宝村”达到4个,与农业相关的网络创业及从业人员超过28万人;去年网络销售额达44.5亿元,同比猛增230%;全市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均超过苏北四市总和;全市每190人就有1家网店,每20人就有1人靠网店吃饭……这是大众创业时代的宿迁,借力“互联网+”创造的传奇。

  作为后发地区的宿迁,网络经济为什么能这样火热?这源于宿迁各级党委、政府创造利于大众创业的良好生态,有细致入微的政策扶持,激发了宿迁人的创业梦想。

  宿迁主政者认为,加快推进网络创业,是富民强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途径。为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将全民创业的重点切换到网络创业。

  据介绍,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鼓励全民“触网”。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财政、金融、国土、人社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促进网络创业的制度体系,努力打造“创业、乐业、兴业”众创空间。

  去年9月,宿迁首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开锣,全市4691人参赛,新开网店2950家,3个月销售2.02亿元。期间,办了100多场网络创业培训,邀请淘宝讲师、网店专家授课,培训1.1万多人。现在,第二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正火热进行。一场大赛,营造了一个大众创业的强劲气场。

  启动资金不足,或流动资金周转不畅是创业者经常遇到的难题,宿迁积极加大政策扶持,为“创客”添薪加柴,降低创业成本。据了解,市、县财政出资设立1.2亿元全民创业发展资金、2.5亿元小额创业贷款担保金,重点支持网络创业。

  数据显示,仅去年市、县发放的补贴资金就超过1000万元,加上其他扶持资金,财政投入1.6亿元。一大批“创客”先后获得5万至50万元不等的贴息贷款、“创业小钱包”等政府资金支持。

  此外,各县区还出台各种各样的帮扶政策,满足“创客”个性化需求。缺乏网络知识?政府免费培训;没有场地?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并减免水电费用;不会开网店?有创业导师辅导……宿迁各级政府竭尽所能,激励着“创客”牢牢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仅凭初始创业时的500元,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沭阳县“创客”耿巍实现了1.5亿元的网络销售额;宿豫区大学生村官王余娟开了粉皮加工厂,产品已在淘宝网店销售4万公斤,并吸纳60名当地农民就业……

  一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突破170亿元、增长58%,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13.5亿元、增长5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642元、增长10.5%。

  大众创业风起云涌,各种网店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如何避免同质化的低端创业带来的消积作用,提升大众创业层次?

  宿迁的做法是,选准创业主体,培训创业带头人。宿迁积极面向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群体,每年至少初始培训2万人次、提升培训2000人次。去年至今,已办340期培训,3.05万人次受训。

  目前,在宿迁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店”的发展格局,构建了以“一村”培育“一品”、以“一品”做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农业+互联网”新业态,为农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活力,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新渠道,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据统计,全市已开设农产品网店2.8万个,“触网”农产品141种。

  让人欣喜的是,宿迁各种支持大众创业的平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今年初,中国宿迁电子商务园区正式揭牌;沭阳蓝天商贸城孵化基地、泗阳西康电子商务创业园、缤纷泗洪网络创业产业园、宿城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等陆续投入使用,推动网络创业的支撑服务体系实现了从“体表”到“腠理”的嬗变,全市网络经济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指日可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簇新的创业梦想必将在更多宿迁人心中扎根、成长。更多的“创客”必将勇立潮头,借力“互联网+”,践行大众创业活色生香的“宿迁模式”,演绎新的财富传奇。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