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C首届互联网电影峰会热议电影+互联网
4月28日,第八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英文简称GMI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大会当天,由长城会(编者注:全球移动互联网CEO俱乐部)和北京瑞格嘉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格传播)联合主办的GMIC首届互联网电影峰会举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侯光明、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陈洪伟、娱乐工场(编者注:一家专注于娱乐文化产业的天使投资机构)董事长张巍、艺恩世纪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刘新颖、“娱乐资本论”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吴立湘、导演王岳伦等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电影产业链上的探索和经验。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院长侯光明做开场演讲(瑞格传播供图)
对于电影和互联网的关系被形容为“相爱和相杀”,瑞格传播董事兼监制戢二卫认为:“所谓‘相爱相杀’,其实就是打破旧的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工业流程。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电影公司不复存在,新兴的电影力量尚在孕育。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和融合,将使电影行业迎来全面升级,并给未来的电影市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侯光明将“电影+互联网”诠释为内容+渠道、技术+艺术、思想+思维的融合。他认为,互联网技术驱动了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力中国电影进入千亿票房时代。陈洪伟为在场观众解密了互联网影业巨头如何制作优质电影,即用人品结交人品、用口味保证品质、用营销保证结果、用概率保证运气。
以电影教育人身份出席峰会的李霞与导演王岳伦、编剧束焕、北京云莱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吴又、东阳向上影业有限公司CEO肖飞进行了一轮业内人士的对话。对话中嘉宾一致认为,优质的电影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电影人才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和广阔的视野与胸怀,才能用专业的电影语言阐述精神内核。互联网影视的繁荣,提高了电影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左起分别是:李霞、吴又、王岳伦、肖飞、束焕(瑞格传播供图)
国家“十三五”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端进行的产业结构改革。艺恩世纪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刘新颖、北京红鲤鱼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总裁朱文胜、TCL-IMAX娱乐科技公司CEO胡亦峰、东阳天天尚映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捷四人就产业结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四位嘉宾都看好互联网时代电影宣传和发行环节的结构转型,他们均认为,电影院消费具有社交意义,互联网属性的观看渠道会提升观影体验,对于电影市场而言,这种革新是补充而非颠覆,技术发展将逐渐回归到对观众需求的关注。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行业的资本融合、IP研发、内容制作、宣发渠道和观影方式都在转变,E票网(编者注:国内移动电子票务网站)CEO高华认为,所谓的跨界就是将互联网的几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电影产业中,以用户为导向、粉丝经济、IP价值和票务的平台化运作。 (常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