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焦虑”破解之道在创新
11月14日讯 今年“双11”,阿里巴巴卖出571亿元,这一数字震撼人心。同一天,腾讯公司推出微信电话本。有了这个电话本,人们可以拨打免费网络电话。新兴互联网企业虎口夺食,抢走大量的市场份额与利益,是传统运营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传统产业如坐针毡。“双11”推出6年,从0.5亿到571亿,从短信免费到电话免费,从“人人逛街”到“人人逛网”。这一切,来得实在太快。
爆炸式膨胀、病毒式扩散,进逼、挤压、颠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产业纷纷患上“互联网焦虑”。他们有的调侃“要是没有互联网该有多好”;有的一股脑扎进互联网行业,开始前途未卜的“互联网冲动”;有的则或明或暗动用各种力量,设栅栏、筑壁垒,阻挡互联网企业的进军。今年上半年,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业的对决,就是典型案例。
面对“互联网焦虑”,华为掌门人任正非说过,传统产业要少一点“互联网冲动”,互联网没那么可怕。言下之意,可怕是传统产业自己缺少定力和活力。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许多传统产业步履维艰,捉襟见肘,利润下滑,人才出走。对此,很多人慨叹:都是互联网和新经济惹的祸。事实果真如此?不见得。
经济学上有两个著名的词语:“资源诅咒”和“温水煮蛙”。前者说的是,资源越多,越容易穷,原因是躺在资源上吃红利久了,人会变懒,改革创新的动力会消失;后者则强调,对环境渐变,人容易忽视警惕,等意识到危险,已来不及。以此对照传统产业,不难发现:他们或垄断资源、不思进取;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或官僚作风、机制陈旧;或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这一切,哪个是互联网惹的祸?对传统产业来说,与其不着边际地迎战互联网,不如“退而织网”,扎实做好你自己。
“双11”的震撼余波仍在,微信电话本的冲击波才起步,互联网产业层出不穷的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激情澎湃。正是这种创新,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进逼只会加力,不会松劲。
在北京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千破万破,创新不破,如何找到一条道路,让传统产业能够像互联网产业一样,向自己宣战,向顽疾进击,创新、创新、再创新,才是解除“互联网焦虑”的根本之道。(刘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