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打通农业产销渠道
“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正成为我市种养殖大户创新创业、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新模式。
农产品进入互联网+时代
昨天上午,新桥镇孝化农场负责人戴书胜将两斤新鲜采摘的夏黑葡萄给两位微信好友送上门。“我们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葡萄的长势和价格,微信好友可以直接通过微信下单,最快的上午下单、下午就可以配送上门。”戴书胜说,孝化村位置偏僻,在销售上不占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网上超市等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效果还不错。
无独有偶。在马桥镇神农果园,时髦的园主朱师傅推出团购采摘服务。他告诉记者,近几年,靖江的葡萄种植户越来越多,销售压力连年增加。今年在家人的推荐下,他尝试和团购网站“美团网”合作,将“采摘服务”打包,以4.5元/次的价格邀请消费者到果园采摘一次夏黑葡萄或者巨峰葡萄,采摘后可免费获得一斤葡萄。这一尝试带来了喜人的销量,目前果园的葡萄还没批量上市,就收到了近百份团购订单。
打造农村电商创业平台
近日,市供销总社和市人社局联办的首届电商培训班结业,全市173名大学生村官及农村创业青年集中学习了电子商务及相关创业技巧,成为我市“电子商务进乡村”工程的技术骨干。
市供销总社社务管理科科长刘玉基介绍,今年市供销总社牵头“电子商务进乡村”工程,计划在全市乡镇各行政村建立为农综合服务站,并在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率先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引导更多农产品生产、加工者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引导农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首届电商培训班主要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技术瓶颈等问题。今后,市供销总社还将对参训人员跟踪服务,帮助参训人员早日创业,为广大农户提供互联网时代便捷服务。
农科所演绎“智能”种植
今年以来,突发多变的天气让农户们焦头烂额。然而,在市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试验田里,工作人员却气定神闲,在暴雨天里打开电脑,启动自动灌溉排水系统,即刻排水、补水、启动病虫害防治。植保也就是敲敲键盘、看看电脑屏幕的事儿。
近两年,农科所投资数十万元,在孤山镇新联村建设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自主研发了自动化灌溉系统。总面积约108亩的水稻种植基地,有独立的水系、完善的机耕大道和全套监控设备。农科所的电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每一块稻田土壤墒情和田间、渠系水位等,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电脑终端,工作人员随时可以监测稻田生长状况,及时启动相应的水泵排灌水,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我市农业生产开始大规模使用机械化,但稻田灌排水仍主要依靠人工,费时费力费水,难以标准化操作。”市农科所副所长吴明兴介绍,现在这套自动灌溉系统运行,什么时候开闸放水、放多少水,全部都能通过科学数据计算、自动化控制,既节约了人力,又大幅减少水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