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检察工作中 南长"互联网+"的新变化

18.01.2016  11:37

  南长检察“互联网+ ”催生改革发展新变化

  无锡南长检察院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检察工作之中,“互联网+”工作模式在执法办案、服务民生、自我监督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激烈的“化学反应”。

  技术手段提供证据硬支撑

  去年3月,南长检察院民行科在查办一起虚假诉讼案中发现,一套禁止出售的拆迁安置房违规上市,政府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而这背后很可能存在渎职行为。这一线索被移交到了反渎局。经过前期大量的取证工作,反渎局检察官锁定了审批人员代某。

  由于记录土地信息的系统进行过一次升级,代某一口咬定数据是在这一过程中丢失的,案件突破一时间陷入了僵局。“未经批准,不得转让”这条缺失的备注信息成为了此案的关键点。

  在了解案情后,该院技术科干警来到涉案单位,对案件中有关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电子证据提取和镜像制作,并就关键业务流程进行了侦查实验,整个过程均进行了录音录像。不久,发案单位传来信息,当日提取的电子证据原始信息,为事后被人为删除。这一证据的提取和固定为立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目前,代某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已被提起公诉。

  2015年,该院技术部门受理技术协助办案5起,协助配合反贪、反渎、公诉等业务部门勘查、固定、审查、判断电子数据材料,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在司法办案中的重要作用。

  人性举措打造服务零距离

  “您对我院司法工作的整体评价?”“A.哎哟,不错哟,继续努力”“B.还好啦,还算比较规范”“C.不规范,太逊了”去年7月,一份来自南长区检察院的调查问卷引起了许多网民的热议。以网民乐于接受的形式了解民意,这一做法瞬间拉近了检民之间的距离,问卷发布才10天,便收到有效样本105份,群众对该院规范司法行为的满意度达95.2%。

  近年来,在运用互联网服务民生方面,该院走在了全市前列。2014年以来,该院创新性运用网络视频直播共召开不捕、不诉案件听证会13次,吸引了13770人次同步观看了直播过程,受到网民一致点赞;扬名检察室开通“南检知识产权保护之家”微信群,辖区30余家企业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线咨询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控申部门在受理刑事申诉案件时进行全程实时告知,并将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微信通知当事人。

  监督平台强化责任新意识

  “过问案件:陈某贪污案;时间:12月23日;过问人: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干警小王;过问事由:人民监督员询问其参与‘七种情形’告知后该案的处理结果。”2015年12月25日,侦监科干警小殷将填写好的《司法办案被干预、插手、被过问情况登记表》通过本院微信上传至纪检监察部门。

  权力要想不被滥用,就必须接受监督。去年10月,该院出台《过问案件内部监督实施办法》,借助本院“正e南检”微信平台开设过问案件记录内部监督平台,平台对被过问案件的干预事项、人员、内容等均作了细致的设定,干警遇有他人以短信、微信等形式过问案件的均需在5日内通过该平台进行记录备案,并以平台录入报送和填报表格两种方式向本院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在南长区检察院,微信不单单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已经成为干警自我监督的一座警钟。”监察科科长徐冰说。

  “在依托‘双管互动司法办案内部监督机制’的大背景下,我们将互联网思维同时渗透进案与人的管理之中。”南长区检察长何莹说,“一方面,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海量检察业务信息,通过全程监控、三色预警、质量通报等手段,确保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传送到纪检监察部门;另一方面,借助过问案件记录内部监督平台,对过问案件进行全程留痕记录,对于未及时上报的情况,一旦案件出现问题,直接追究承办人的责任,强化干警自我监督的责任意识,从而实现了在管人中管案,在管案中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