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慎用“绝对话语权”
滴滴顺风车对部分车主封号、余额清零引出的话题——
新华报业网讯 “我的顺风车账号被封了,之前活动的奖励也被取消。”7月22日早,家住南京姜家圩的张昊开车去红山路上班,本想顺路带“乘客”赚点油费,却收到滴滴客服发来关于封号的短信。在享受打车软件便利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互联网平台的“生杀予夺”大权。
滴滴顺风车上个月登陆南京、无锡等地。起步价8元(包含3公里)+里程分摊费(每公里1元),打车软件平台不抽成,全部归车主所有,诱惑力十足的分配计划,使得其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出租车、专车、快车。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顺风车大受欢迎,首先在于车费相对较低。以南京出租车为例,最低一档每公里也要2.4元,起步价11元(其中2元为燃油附加费)。之前专车、快车发放了不少优惠券,但实际使用都有不少限制条件,如满一定金额或起止地在机场才能使用。顺风车低门槛、低车费很有吸引力。仅7月13日当天,顺风车的订单量突破182万。
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表示,这个数字也远远超出公司之前的预期。在高兴之余,滴滴很快发现有人在刷单。滴滴打车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发现一些没有实际乘坐成行和指定车主接单等刷单现象,于是根据后台精准数据监测,对有涉嫌刷单的用户做了时间不等的封禁处理。在禁用期内,车主余额会显示为零,系统会扣除作弊订单收入,禁用期结束后余额将恢复,系统判定为正常订单的收入不会受到影响。
记者采访了10多位滴滴顺风车车主,证实刷单的确存在。闫冰在南京徐庄软件园上班,年初买了一辆沃尔沃越野:“市区开,每公里油钱大概是8毛钱,3公里不过2块多钱,起步价就能赚。反正都是顺路,上下班带两单。”闫冰坦言,周围有人会纯刷单,让周围亲戚朋友当作乘客发出顺风车请求,自己抢单,即使没补贴也能赚乘客那部分券。夫妻俩一起开车上班,老婆预约顺风车,老公抢单,车资从这个口袋放到那个口袋,驾乘双方优惠券都在“一口锅”里。
滴滴惩处不守规矩的车主,本来很正常。但在张昊这样的车主看来,通过这个事件,他感受到“滴滴”无形中的巨大力量,自己连争辩一句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记者注意到,滴滴打车的确影响力巨大,正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占99.8%。滴滴快的专车日订单超过300万,覆盖超过80个城市,占据中国专车市场80%的市场份额,出租车日订单也达300万,占据国内出租车召车市场99%的市场份额。滴滴顺风车上线一个月,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148个城市,日高峰订单量为60万。滴滴快的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未来将构建一套移动交通的生态系统,真正改变私家车出行,成为中国人未来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移动出行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封号,将余额清零……这直接涉及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消费和生活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打车软件在完成市场占有后,具有了撼动一个行业,甚至影响社会公众的能量。
最初,滴滴快的给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带来了真金白银,他们通过软件安装而拉到更多生意,还能获得打车公司的补贴。但很快打车软件公司通过互联网招揽大量私家车主,推出专车业务,传统出租车司机的生意大受影响。很多出租车司机愤而卸载打车软件,但根本无法撼动打车公司分毫。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从打车软件的便利到不加价打不到车的尴尬就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再从产品定价看,城市公交、出租涨价要开听证会征求民意,但专车、快车、顺风车的定价全部由打车软件公司自己定,而车主的进入资质也全由打车软件平台说了算。
大量私家车进入城市出行市场,交通部门咬死“私家车不得从事营运”,南京客管部门也在持续查处私家车从事专车营运,仅今年2季度就查处57起,但很难阻止其快速扩张。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出行方式值得肯定,但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必须获得及时化解,而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普通百姓出行的成本、效率、安全,也不能由一家企业“说了算”。
不可否认,当下互联网新技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不管是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还是攻城略地的打车软件,还是微信、支付宝等各种移动支付平台,已经非常频繁参与公众的现实生活。对不少人来说,跟水、电、气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面对这种新变化,政府部门也要及时站上“互联网风口”,在鼓励其积极创新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必要的监管、服务职责,制定游戏规则,避免个别企业垄断市场,取得绝对话语权,以保护公众的切身利益。
本报记者 吕妍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