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亟需“+人才”
智能农业生产模式已在我省初显身手,然而——
新华报业网讯 “3个月里,我已在网上卖出10多万斤有机大米。”3月16日,建湖县颜单镇福泉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福泉开心地告诉记者。
61岁的唐福泉如今对互联网已相当熟悉——10年前他就在网上开了一个介绍合作社的博客,之后又办了一家网站,四五年前开始在网上卖大米,成为该县最早接触电子商务的农民之一。“如果没有网销,那么我们合作社的有机大米可能就卖不完。”他说,近年来本地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尽管他在盐城市和建湖县开了两家门店,但仅靠本地销售还是销不完,电子商务则大大延伸了销售半径,最远的顾客来自新疆和青海。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后,立即在最传统的产业——农业领域引起很大反响。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在我省设施农业领域初展身手,除此以外,互联网对农业和农民的改变,最显著体现在电子商务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新提法给涉农电子商务开辟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要将想象变成现实,还有哪些门槛需要跨越?
“我觉得,首先要建好有影响力的平台,解决农民电商相对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唐福泉说,早几年,他以个人名义在阿里巴巴开了家网店,但被淹没在阿里销售大米的众多店铺之中,一年多下来几乎没有销售业绩。后来他转到南宁市开办的“不可多得商城”等专业销售有机产品的网络平台,销路一下子打开了。最近,建湖县有关部门打算牵头建一家大型农产品网站,财政方面将对入驻网站农户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可在唐福泉看来,这个平台不能只是展示农产品、不具备日常营销能力,可尝试将政府补贴交给协会,发起建成名副其实的活跃电商平台,聘请专业销售人员。如果生意真做起来了,入驻农户其实可以不需要补贴,哪怕按销售额提取缴纳一定费用也愿意。
这方面,南京市高淳区已经有所探索。前年8月,该区与淘宝网合作,财政投入800多万元建立、维护“高淳馆”平台。截至去年12月底,该馆签约入驻网店达412家,其中高淳本地网商160多家,包括螃蟹在内的农副产品商品大类达18种、上线品类达198种。去年,该馆销售额3.2亿元,螃蟹类和农产品类各占三成。“政府帮助搭好平台,是对农民网商最好的补贴。”该区螃蟹养殖大户邢青松告诉记者,他前年就以合作社的名义在“高淳馆”开了网店,去年螃蟹销售额达1500万元。他算了一笔账:开一家门店的租金得10多万、工作人员要10多人,而开网店成本低了很多,实实在在有助于农民增收。
能不能建立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呢?省委农工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省很多地方已建有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有的是政府支持下建立的,有的是民间建立的,但放在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平台还显得分散、影响力不大。如果在全省范围内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合力,建成一个更大的平台,影响力和辐射力就会相应放大,互联网拉动农业的效应会更显著。“这应该是今后发展涉农电商的一个方向。”
人才缺乏,是发展“互联网+”农业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我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光纤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很快,然而,农村互联网营销人才普遍缺乏,像唐福泉这样精通电子商务的毕竟是极少数。年过五旬的葛玉明是溧阳市社渚镇茶叶种植大户,去年他去金坛市看望一位年轻的种茶同行,得知对方网上茶叶销售额达170多万元。回家后,他一直寻思也开一家网店,但由于不懂网络,至今还没开成,“想聘请一两位大学毕业生帮我搞,可找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有一位政协委员提出,各地要划拨专项电子商务培训资金,与相关企业或大、中专院校合作,培训农户网上购物、网上开店等电子商务业务技能。这一建议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实际上,由于文化水平所限,通过培训让农民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农民都熟悉电商业务短期内并不现实。“在建立有效营销平台的前提下,让年轻人担纲网上销售更可行。”一直在本地推进涉农电子商务的溧阳市工商局社渚分局局长杨惠娟认为,现在每个村基本都有大学生村官,他们普遍熟悉电商业务,如果以村或镇为单位,让这些年轻人站到电商平台的前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训一些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让他们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市场主体。”本报记者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