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优秀少儿图书“慢”打造
30年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前身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刚成立时,这家只有10位编辑、10万元启动资金的小社,只不过是国内众多地方少儿社中毫不起眼的一员。30年后,2015年3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获得“世界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的称号,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出版地标上,不仅有一座实体的大厦,更汇聚着曹文轩、郑渊洁、晓玲叮当等当代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也摆放着《皮皮鲁总动员》《魔法小仙子》《不一样的卡梅拉》等众多优秀少儿图书。
“慢”出版 安静的力量
“我们是一些分外惦记童年事情的成年人。”2007年10月,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发表的《南昌宣言》中,开门见山,有了这样的定位。这个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倡导创立的论坛,把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语文教师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吸引到一起,共同研讨儿童阅读推广的方法和意义,定期发布优秀童书推荐榜单,现在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阅读推广论坛之一。
“举办这样的论坛虽然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但对于少儿出版社来说,推广儿童阅读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看来,出版是一个“慢”功夫,童书出版的最终效益,将体现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帮他们铺垫人生起步的跑道,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胸怀。
30年前编辑《奇迹终于发生》的情形,张秋林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刚创社不久,他在上海发现了一部《布鲁诺与布茨》系列小说的翻译书稿,《奇迹终于发生》就是其中的一种。张秋林当即认定,这套同龄人写同龄人的书,是国外开放式教育的生动展示,很适合中国孩子阅读。可他没想到的是,回馈的征订单只有900本,还不到起印数,各种非议也随之而来。面对重重压力,张秋林坚持开印。结果在当年的上海书市,《布鲁诺与布茨》系列丛书被评为“最佳畅销书”,随后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当年曾经从中获得过快乐、感受到美好的孩子在网上留言,把这套书称为“童年回忆中最美好的书”。
2002年,当引进德国“彩乌鸦”系列作品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选择再次遭遇质疑。事实上,丛书出版之初,确实也遭到冷遇。但张秋林和他的同事们相信:作为一套集合了众多当代优秀德语儿童文学作品的丛书,“彩乌鸦”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2009年,当全部20本作品陆续出版完成时,“彩乌鸦”系列也经历了从慢销到畅销,再到长销的过程,成为国内引进版童书的标杆。现在,这个系列丛书已累积印刷700多万册。而从这个系列引申出来的“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图书,还夺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为了让编辑在工作中没有经济的压力,能够心无旁骛地出好书,我们对编辑部门从来不下达利润指标。”张秋林说,出版精品童书,不能急功近利、追风赶潮,慢工才能出细活,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遵循精神产品生产的内在规律,以安静的力量做这个充满激情的事业。
“长线”编辑 骄傲等待
十年前,在厦门的一家餐厅,名不见经传的童话作家晓玲叮当,第一次见到了张秋林。张秋林让她记住了一个说起来颇为拗口的词儿——“长线编辑与长线作家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个好的编辑应该陪伴作者共同成长,当作者名满天下之际,也就是编辑大功告成之时。”张秋林的解释,让晓玲叮当很感动,当下便作出了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合作的决定,把她所有的作品都交给这家出版社来出版。10年来,《魔法小仙子》《超级笑笑鼠》《非常成长书》三部丛书近40种作品、500多万册的发行量,见证了晓玲叮当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共同成长。
“创作《魔法小仙子》的过程格外艰辛,好在我有一个‘全世界最会催稿的编辑’。要不然,《魔法小仙子》真不知会在猴年马月完成。出版社的编辑能如此关注一个作者的成长已实属难得,而且如此专注,十年如一日,使我不敢对作品有丝毫懈怠。”与晓玲叮当搭档了10年的这位“全世界最会催稿”的长线编辑,名叫方敏。
“《魔法小仙子》是中国首部美德童话全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萌生退意,在我的劝导、鼓励和鞭策下,她最终以坚忍的毅力完成了创作。10年来,目睹了作者的成长和作品的成功,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方敏坦言,作为长线编辑,陪伴作者有时是一种煎熬,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幸福。
用10年的时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把一位初出茅庐的作家打造成“童话女皇”,还用20多年的时间,等来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橄榄枝。
早在1986年,张秋林就与曹文轩相识,并且邀请他担任了“新潮儿童文学丛书”的总主编。作为一个少儿出版人,张秋林非常希望能够出版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原创作品。20多年来,向曹文轩的约稿从未间断。直到2009年,曹文轩终于把新作《我的儿子皮卡》的书稿交到张秋林手中。此后不久,“曹文轩绘本馆”“曹文轩小说馆”等系列作品也陆续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是需要长线经营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今天的成就、成功,得益于十年甚至30年前播下的种子。”张秋林认为,出版社对于作家、作品的等待,是漫长的等待,但也是值得骄傲的等待。
“一个出版社,只有与作家建立长久的关系,才能使自己长久地生存下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早就懂得这一点,我就是见证。”曹文轩说,“30年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我当成了它的一分子、一家人,我们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二十一世纪,有它的今天,有它的天下,就是它知道与作者的关系就应是这样一种相濡以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