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事件难掩P2P发展新机遇
P2P平台在年关出现“跑路”潮,让一度饱受争议的网贷模式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截至2015年12月,全国问题平台数突破1300家。在中小投资者深感切肤之痛的同时,P2P也遭遇质疑声一片:市场监管滞后,平台经营者鱼龙混杂,投资者教育缺失,甚至P2P网贷模式还被视为“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狼”。
对此,一味地沉浸悲情无益于问题的化解,而不加甄别地全盘否定同样缺乏理性。站在互联网金融盛行的“时代风口”,包括P2P平台在内的很多新经济、新业态,如果能从跌倒中汲取失败的教训,从“青春的烦恼”中收获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推动整个行业获得新生的“危”中之“机”。
昨日,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联合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并广泛征求民意。可以预期,经过规范与变革的P2P网贷业有望迎来新的春天。
监管理念与机制变革的新机遇。P2P平台频亮“红灯”,与当前某些监管者头脑中“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要支持新生事物发展”“一切让市场来决定”等理念的微妙变化有关。毋庸置疑,这些彰显法治精神的新思维无可厚非,但在新经济、新业态“野蛮生长”之时,如何协调好服务与管理、放手与护航、市场决定与依法合规的关系,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监管理念与机制变革的新机遇。比如,在行政审批上,对P2P平台的资质、规模、杠杆等,设置科学、合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门槛;专业管理上,有效甄别非法集资与互联网金融的鸿沟天堑;制度创新上,探索建立资金集中托管“防火墙”,变滞后、被动性执法为全程、主动性规范;部门协作上,金融办、银监、工商、司法等多部门联手,合力护航代表新经济方向的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
平台经营者“大洗牌”的新机遇。剖析P2P平台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无不指向平台经营者孱弱的风险控制体系:有的是制度形同虚设,管理能力低下,导致资金运作失败;有的甚至一开始就人为设置“庞氏骗局”,高息吸引投资者,却意在人家的本金。P2P平台“跑路”事件频频爆发,本质上并非互联网金融出了问题,而恰恰说明在“时代的风口”,亟待更有实力、更具公信力并受制度约束的经营者站出来“接盘”,并规范化发展,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品质提升。往往,悲观者看到的是P2P之“危”,唯恐躲避不及;而聪明人看到的却是“危”中之“机”:积极、前瞻地预断大势,敏锐把握“入场”时机,充分发挥公信力优势,专业化地稳健前行。只有经过平台经营者的“大洗牌”,P2P网贷业才有望更加靠谱,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中小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新机遇。羊年的股灾让无数“小散”慌不择路地逃离A股,而宣称有较高固定收益保障的P2P平台成为其资产配置的“避难所”。如今,随着“跑路”事件的不断升级,一堂生动的投资者教育课在实践中上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收益与风险永远如影随形;理财方式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在国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居民的财富配置除了储蓄、房地产、P2P平台等途径外,A股、新三板、战略新兴板、小微债、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成为更多人的新目标。不同风格、不同期待值、不同风险承受力的中小投资者不必再挤“独木桥”,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多元化投资渠道。也只有经过这样的理性沉淀、有序分流,P2P网贷业在迎来更多有实力、有公信力的平台经营者的同时,也将拥有真正稳定、长久合作、更契合的投资者队伍,从而推动作为新经济、新业态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潘青松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