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政情 | 江苏省委书记关注“非常之事”,“李云龙式干部”走热
本周是猪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从以往看,第一周开展的工作、召开的会议往往具有导向性、标志性和象征性,值得特别关注。这一周政情有何变化?上班第一天召开了哪个全局性的会议?各级领导干部都忙了哪些工作?观潮君为您简单作个梳理。
两件“非常之事”
观潮君从公开见报的新闻报道梳理看,节后上班第一天,省里也开了两个重要的会议:一个是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要求“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唱好主流舆论最强音”;
一个是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娄勤俭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精神,审议省委深改委2018年工作总结、2019年工作要点和3个改革方案,强调要“坚定不移把改革引向深入”。
本周,江苏重点聚焦了两件“非常之事”。一件是“交通建设”。在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宣布2019年全省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并表示,把这个会议确定为春节后第一个全省性大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他强调:“交通强省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局已开。到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全省、各设区市1.5小时抵达南京,货物经由江苏口岸直运主要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际领先的交通强省。”指出,“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为”“建设交通强省没有局外人”。观潮君发现,江苏把交通建设作为新春第一会,引发省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有媒体报道认为,这体现了江苏以交通强省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据报道,江苏此次集中开工的交通项目共41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涵盖铁路、公路、机场等。
另一件是“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江苏是科教大省,科教资源丰富,怎么把科教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是省领导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13日,省委书记娄勤俭走进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江苏公司鼓楼电信大楼、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研发中心、中国铁塔江苏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等地深入调研,他希望网络通信领域央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深化与江苏的合作,着力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5G市场应用,以市场应用来促进5G等通信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助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产业发展。
13日下午,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入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访调研,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进一步加快将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板扎”和“一当”
这一周,观潮君发现,“板扎”和“一当”,这两个过去并不常见的词汇,屡屡见诸媒体。在2月11日扬州市召开的全市作风大会上,市委书记谢正义指出,一线工作的实践证明,把实事做好,一要板扎、二要一当。“板扎”就是要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更不能推诿扯皮,确保说到做到、做就做好;“一当”就是执行过程中要有系统思维、专业能力,谋而后动、有力有序,不急功近利,更不能前面松松垮垮,后面急急乎乎,出现问题、碰到矛盾要不慌不忙,依法依规、条分缕析、掌握好度、不出纰漏。“板扎”和“一当”应当成为扬州干部、扬州人抓落实、抓执行的鲜明风格,也应当是扬州干部作风建设的鲜明特色。随即,“板扎”和“一当”成为热词,在网上传播开来。
观潮君梳理发现,这两个词汇的热传,传导了一个重要导向:抓落实、抓执行、抓兑现。在今年春节后江苏召开的第一个全省性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只争朝夕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把确定的事情一项一项落下去,把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一件一件兑现好。”2月13日,《新华日报》头版发表的“苏言”署名文章《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中,指出,“抓落实”不能只是埋下头来一味蛮干,还要先抬起头来,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更大的格局中来定位,看清努力的方向,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17日,《新华日报》头版发表评论《让“板扎”成为江苏好作风》,指出,看待一个地方、一个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既要看其“怎么说”,又要看其“怎么做”。看“怎么说”,主要不是看他怎么表达,而是看他对发展、对工作有没有深刻的见解,有没有独特的、清晰的思路;看“怎么做”,主要是看说过的能不能很快落实,规划好的能不能迅速推进。“说”要说出“道道”,“干”要干得“板扎”,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这样的“说”才是有意义、有作用的“说”。
李云龙式干部
这一周,观潮君发现,“李云龙式干部”成为另一个热词。2月11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就在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选人用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要大胆使用《亮剑》中“李云龙式”的干部。
“这类干部政治可靠、对党忠诚、能打胜仗,但不见得受个别领导‘待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但容易‘得罪人’;直来直去、个性鲜明,可能会被认为‘不灵活’‘不成熟’。这类干部推荐时即使‘得票’不最高,也要为他们撑腰鼓劲,放到重要岗位,让他们脱颖而出,为山东多造就一些攻坚克难的‘闯将’‘干将’。”
尽管这一新闻出自山东,但“李云龙式干部”很快在江苏引发热议。网友认为,事实上,此番重提李云龙,人们之所以对“李云龙式干部”恋恋不忘,是因为当下的时代环境、发展态势乃至工作压力,迫切需要更多的“李云龙式”的干部。李云龙这一人物形象的精华在于,他能够在艰难竭蹶的情况下,不懈怠,不放弃,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进攻姿势;他能够将机构现有物质条件、主观能力发挥到极致,哪怕是蹦起来也要去摸高;他还知人善任,激发团队的狼性,愈挫愈奋,从而完成许多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随着改革的深入,事情越来越繁剧,一些干部失去了热情和动力,慢作为、不作为等现象也纷纷出现,一些地方甚至流行“佛系干部”。这样的苗头显然是有问题的,也亟需“李云龙式”的干部来打破庸、懒、散的死棋。
节后首会
其实,刚才谈的内容,很多都源自新春第一会。但观潮君还是要专门说说“节后第一会”,因为这个会往往具有指向性、标志性、象征性意义。本周,江苏各设区市纷纷召开各类“大会”,加速进入“工作模式”,会议各有侧重。有的是推进作风建设:苏州、扬州、镇江分别召开作风建设大会和作风效能建设大会;有的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南京召开的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连云港举行的“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表彰大会,泰州召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均将“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新春第一会”的主题。有的是优化营商环境: 2019年是常州的“重大项目攻坚年”、镇江的“作风效能建设年”,也是徐州的“营商环境提升年”。宿迁在全市目标管理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也提出要建设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但不管哪方面内容,都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节后这一周,江苏各地开工早、进入状态快、工作抓得实、舆论反响好。
交汇点记者 魏晓敏
标签:
编辑: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