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乡镇农技站,10年都未进新人
“有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10年未进新人,老龄化、断层化现象明显。”5月9日上午,扬州市启动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委托培养计划,在当地与4所本省高校委托培养签约仪式上,记者了解到,虽然农业被视为朝阳产业,但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大已成为发展中必须突破的瓶颈。
“此次,扬州市财政专门安排每年1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当下这项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扬州市农委副主任王友芳说,去年下半年,扬州市农委专门对基层乡镇农服中心队伍建设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发现年龄老化、断层现象非常严重,55岁以上的占21.31%,46-55岁的占44.71%,而35岁以下的仅占5.72%。有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10年未曾进过新人。
有的县区还存在招不足,留不住的现象。去年,扬州宝应县专门安排乡镇农技部门10个事业招录指标,却有4个岗位开考比例不足,只招到6个人。扬州邗江区招进9人,最终报到只有7人,并且有1人工作不到三个月自动离职。
今年4月,扬州又专门做了基层乡镇农技岗位需求调查,全市乡镇农服中心核定编制1472人,实有在编人数1091人,实际在编在岗只有937人,由于人手不够,编外聘用的在岗不在编357人,但其中农学专业出身的比例很低。而编内编外累加后在岗人数为1292人,比2002年底的2561人减少1269人,比2006年底的2126人减少834人。
基层农技人员短缺并非扬州个案,省政府办公厅去年8月下发《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与院校合作,委托定向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培养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重启定向委培就是缓解农业农村技术人才断档的一项举措。”王友芳介绍,扬州打算到2020年定向培养300名农业生产、推广、管理人才,定向培养生可享受住宿费、学费的减免,家庭困难的还有生活补助,但毕业后需返回原籍,可到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农技推广工作;还可到新型合作农场、农地股份合作社等单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管理等工作。本报记者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