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支教张俭的独白:爱不能只是一瞬间
中新江苏网南京3月4日电(黄莹 张勤强)“如果我懂得更多的医学急救技能,也许当时那个女学生说不定就有救了。”回忆起一年的支教生活,亲历一名女学生的意外病故成了张俭心上永远的痛。
张俭,一个出身在淀山湖畔的平凡80后,曾是一名支教志愿者,将第二课堂活动推向了乡村;成功策划“鹏城学子助飞”活动,筹集资金助学16名困难大学生;“乡村图书馆计划”项目发起人,不断征集儿童读物,“马不停蹄”地送往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的希望小学。
2008年8月,在苏州国美电器担任采购专员的大学生张俭放弃工作,带着1万多元的积蓄,走进偏远大山,成为当地一名志愿者教师。“当时就想趁着年轻,干一些稳定后不会干的事儿。人能年轻几回?”张俭憨憨地说。
张俭支教的民治完小位于广西的大山里,是97年国家贫困援建项目,距离逻西乡大约1小时山路。全校有7个年级,约178人,仅4位老师。在经历汽车、摩托车、步行的辗转,遭遇泥石流后,三幢砖瓦房和一个简易球场呈现眼前。“因为之前心理做了准备,所以觉得学校环境还不错,但随后与蟑螂、百虫共枕眠的日子真有些吃不消”张俭笑着回忆道。
张俭负责教授四年级数学和高年级体育,每天6点准时起床,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他还需要照顾住宿生,帮忙打扫学校卫生,或是去食堂帮助做饭。23点休息后,他还要夜巡3次,防止孩子们受凉,以及大型牲畜闯入学校。
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两件“大事”,一件是遭遇台风影响,断水断电;另一件是绵绵细雨而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因为生怕使用电热水壶跳闸,不舍得烧水,张俭每次洗澡就是拿一桶冷水往身上淋。冬天时,几乎不洗澡,只能用一点点热水擦身。支教的生活条件与他之前的生活大相径庭。
但很快,张俭被孩子们充满期盼的眼神征服。“大多数学生是周围屯的孩子,离学校最远的孩子要步行3-4小时路程。每天孩子们只吃两顿,一碗白饭加上看不见菜叶的菜汤。虽然最终他们为了生计,大多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
随着80后支教们的到来,“第二课堂”也走进了这座乡村小学,“写生画画”、“我爱英语”、“我爱讲故事”、“第一届6.1儿童节”、“元旦晚会”、“篮球赛”,以及“微笑面对生活”、“学会说,对不起”等一系列心灵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其中“你的梦想是什么?”给张俭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孩子希望自己变成大海,有的希望变成小鸟,他们单纯地表达着对美好和自由的向往”,张俭当时暗暗下定决心,对这些孩子,一个都不会放弃!
于是周末成了张俭的家访时间,他翻山越岭4小时,来到大山深处的村落——唐色、那拉等屯,家访了60余名孩子,了解他们的家境、辍学以及留守的问题,并整理成册交给提供助学服务的公益组织。
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教授4个年级,80多名学生。“我觉得志愿者们不要带着‘改变’的想法来支教,更多地应该让孩子们学会思考,为他们种下强大的希望种子,不因放弃而放弃明天”。
除了收获孩子们的笑脸,张俭也收获了最美爱情。他与同为支教志愿者的妻子从相识、相恋到婚后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这对携手相伴公益之路的“80后”夫妻的最美爱情。“长期做公益让我们彼此拥有更加包容的心,让两个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形成互补,令生活更加美好。”
他们共同倡导‘随手公益’的理念,他们认为“在公交车上让座,和去偏远地区支教,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因为爱是不分大小,任何点滴的爱,都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让社会变得更和谐。公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即便离开了大山,他们也极尽所能,帮助辍学的孩子一个个得到社会的捐助,重返课堂。“因为爱,不能只是一瞬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援下,一些广西的贫困孩子有了自己的篮球场,一些湖南的学生洗上了热水澡,一些云南的小朋友用上了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一些四川凉山的孩子走进了新的校舍。
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2010年,张俭和妻子回到昆山,从支教一线转向幕后工作。由于此前的经历,他在审核支教志愿者资格时,尤其会多看一眼志愿者在急救能力、自救能力方面的表现。
多年来,对乡村孩子们的牵挂始终如一。于是他发起建立乡村图书馆,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他说,“世界很大,不单只有他们看到的那片天,他们的心一旦活了,他们的未来一定很绚丽”。
如今,在张俭家乡昆山淀山湖镇也设立了一个爱心图书站,已经陆续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2000余册图书。去年12月,第一批图书已经寄给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孟冲小学,给孩子们建起了乡村图书馆。
仔细翻阅着一沓沓张俭的“公益日记本”,这里珍藏着孩子们的作业、奔跑的相片,记录着张俭一路走来的甜蜜与反省,其中一页上用坚定地笔触写着“哪天我老了或死了,我的子女也会继续接棒,公益的梦想会一直延续下去”。(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