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亿万农民的健康“守护人”

09.07.2015  10:53
乡村医生:亿万农民的健康“守护人” - 新华报业网
乡村医生:亿万农民的健康“守护人”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新华报业网讯 乡村医生一般指村级医疗人员,全国约有140万,江苏6.2万。

  村医的主体是原来的赤脚医生,他们曾与公共卫生网、合作医疗并称为农村医疗卫生的三大支柱。1985年起,执业医师逐步取代赤脚医生。今天,村医仍承担着40%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犹如当年的民办教师,村医面临身份不明、待遇差、养老无保障、超龄工作、正规化程度低等问题。以江苏为例,村医平均年收入仅2.5-3万。

  今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尝试改善村医的境遇。江苏在推动村医“转身份”,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意见》将村医称为最贴近亿万农民的健康“守护人”。很多村医一生奉献给乡村,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温暖守护。

  “一辈子和乡亲们摸爬滚打

  今天德高望重的“王先生”     1984年的王本桂

  

  “王先生,看病去啊!”63岁的村医生王本桂清清嗓子,答一声,“嗯哪,张三拉肚子了,李四咳得厉害呢!”几十年来,这样的招呼声在村子里一成不变,变化的是王本桂的一头黑发变成了白发,脸上添了沟壑般的皱纹。

  姜墩村是一个黄海之滨的小村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村部一间小小的卫生室里,六七个老人正在挂水,门口聚集着一大拨家长里短的大爷大妈,一群孩子在追逐打闹。3年前退休返聘的村医王本桂一边忙着听诊、开药、打针,一边和这些乡亲天南海北地聊天,解答各种常见病。忙里偷闲,王本桂还要给他们倒倒水,递递烟。一些老人看完病了,输完水了,躺在床上动弹不了,王本桂推出一辆自行车,把他们一一送回家。

  1969年,生产队还是一片盐碱地、芦苇荡,17岁的王本桂就当起了卫生员。1975年,他正式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先后在公社医院培训了几个月。1985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2010年又改称全科医生。“无论名称怎么改,我反正就是个一辈子和乡亲们摸爬滚打的乡村医生。”说这番话的时候,王本桂很平静,仿佛一切都很平淡。

  40年间,“生产队”改称“”了,名称由“姜墩”变为“奋斗”再变回“姜墩”,面积扩大了、缩小了又扩大了,人口也在六七百到一两千之间波动。方圆两三公里的地盘上,乡亲们的卫生防疫、头痛脑热,全靠王本桂照应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孩子特别多,而且很容易生病。王本桂丝毫不敢懈怠,经常和一些家长前后包抄地“”孩子打针,一针扎下去,小孩子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破口大骂,“王本桂,你个狗日的!”家长一连声地道歉,王本桂或者做个鬼脸,或者双眼一瞪,“”住这些顽皮的孩子。长此以往,每每孩子哭闹,家长没有办法,就拿出了杀手锏,“再哭,王先生来打针了”,孩子立马停止了哭声。

  姜墩村当年卫生条件较差,再加上农活繁重,气候忽冷忽热,村民们又喜欢到海边捡海货,泥螺、文蛤等随便生吃,自然就有各种毛病。这就忙坏了王本桂,往往这家还没打完针,另一家又在心急火燎地叫上了。“有病不等人,无论谁叫上了,肯定要赶过去,这是雷打不动的。”几十年来,王本桂没有怠慢过一个人,没能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随时都有人找上门来。早些年没有电话,他家门口经常聚集着村民,后来有了电话,电话铃声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响个不停。尤其是逢年过节,乡亲们都在“吃喝玩乐”,王本桂却比平时更忙了,因为往往这个时候生病的人更多。农村缺医少药,王本桂还自己专研医学教材,摸索出几种中药,为病人贴肚脐,他还学会了针灸,往往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做乡村医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卫生防疫。早些年,主要是防血吸虫病、痢疾等。一些预防免疫的药丸,王本桂一家家送上门去要求服用,大家答应得好好的,可他一走就忘到后脑勺了。王本桂没办法,就“”在人家家里不走,盯着人家把药丸吃下去。那个时候,王本桂还要经常上门收粪便样本,很多乡亲不配合,经常“躲猫猫”。王本桂一股拗劲上来,直接拉着村民上茅厕,然后在外面守着,一定要让人家把粪便包好了交给自己!如今,乡村医生的重要工作是儿童计划免疫,全村几百个孩子,从0岁到7岁,每人至少要打10种疫苗,每人都要登记造册。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要盯着他们把一针针打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本桂只能“严防死守”,不漏掉一个孩子,不漏打一针。

  乡村医生意味着医生、护士、护工一肩挑。40多年来,王本桂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状况,病人抽搐、呕吐、昏迷、溃烂、大小便失禁,他都要第一时间治疗,还要帮着清理,有时候还要联系转院,因为此时家属早已慌了神,王本桂是主心骨。王本桂最自豪的事情,是几十年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尽管平时待人和气,遇到疑难杂症,病人和家属乱作一团的时候,王本桂总是一脸严肃,理智处理,“别人越慌乱,你越要镇静”,王本桂说,“虽然都是乡里乡亲,但涉及到看病,还是要讲究科学,讲究原则。

  王本桂年轻时一表人才,衣服穿得一丝不苟、干干净净,整天背着小药箱,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转。每每这个时候,乡亲们都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一种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就尊称他为“王先生”了。慢慢地,王先生在村里显得德高望重了,谁家夫妻吵架了,往往靠王先生调解,谁家孩子上学、找工作,也要让王先生给拿个主意,谁家请客了,一定要请王先生“上座”。40多年来,王先生拿着极其微薄的工资,参加投保16年,现在一年的收入才一万多元。在村里呆了一辈子的王先生不了解乡村医生的各种政策,他只知道一个普通的道理,“乡亲们信任我,我就要尽心尽职。

  几十年来,村里的人一茬接着一茬,算起来,王先生整整为这个村子的四代人看过病。几十年来,这个小村子有了很多变化,当年的茅草屋早已变成了小楼房,几条小河、几个池塘早就不见了踪影。此时,在一个大城市里的老乡聚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王先生,想起了小时候生病时王先生温暖的手……本报记者贾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