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下的安居乐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赴甘肃民勤调研实录·民生发展篇

17.09.2015  08:49

  在民勤调研期间,调研团两次遭遇沙尘暴,满头满脸的黄沙让大家苦不堪言。
  这对民勤人来说可谓家常便饭。当地农民不怕风沙打在脸上、落在身上,他们更担心地里的庄稼。每到春天,田里的秧苗刚刚出土,沙尘暴袭来,秧苗就被吹死在地里。农民不得不补种,一年要往复好几次。长此以往,荒地比耕地多,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经过多年治理,民勤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变化。
  从水里榨出“油”来
  生活在沙漠周围的民勤人是沙尘暴直接的受害者,因为没有水,不得不背井离乡。
  民勤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一个重大问题。民勤水资源紧缺,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在民勤青土湖视察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治理民勤生态,首先要打好上、中、下游综合治理,加大节水力度,多种沙生植物结合造林的3套组合拳,温家宝还发出了“打赢民勤保卫战”的战斗号令。
  由于上游来水减少,迫使民勤人大量打井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以每年0.4米-1.0米的速度急剧下降。为了响应温总理的号令,节约利用好水资源,民勤人决定从水里榨出“油”来。
  大滩乡上泉村村民家门口一个个水窖引起了调研团青年们的兴趣。村民告诉我们,这些水都是积攒起来用于农耕灌溉的。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民勤县大搞节水农业,一方面,严格控制农地数量,农民人均2.5亩土地发展农业;另一方面,推广刷卡取水政策。2006年至2010年,民勤县共关闭机井3018眼,压缩配水面积44.18万亩,灌区实施田间节水改造59.75万亩,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有了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上泉村原本是沙尘暴灾害最为严重的村子之一,如今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生中是民勤县连古诚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除了护林,老白一家还种了10亩玉米、葵花,因为有水的滋养,玉米、葵花长势很好,收成逐年提高,尽管家里现在供着两个孩子上学,但日子过得还算宽裕,老白一家6口三世同堂,其乐融融。
  生态贫瘠无碍精神富庶
  在上泉村与乡亲们座谈时,一个现象引起了青年们的注意:上泉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一个生态如此贫瘠的地方,为什么精神能够如此富庶?在明德小学,青年们找到了答案。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在明德小学的光荣榜上,一年级学生丁子琪的座右铭让调研团的这些“大孩子”自叹弗如。
  明德小学隶属西渠镇管辖,由镇里40个村办小学合并而成。别看是所乡镇小学,但学校的硬件、软件一点也不输给城市里的小学。西渠镇教学辅导站站长王福和告诉我们,学校的老师8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每年还有20个左右的大学生回乡任教,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逐年提高。
  民勤重视教育,从学校硬件、软件设施一目了然。在西渠镇,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舒适的车是学校的校车。民勤重视教育,成效如何?从历年的高考成绩可以一窥端倪。尽管民勤是个小县,但每年高考民勤县学生的总体成绩,在整个甘肃省名列前茅。
  来民勤的时候正值暑期,虽然看不到孩子们读书的身影,但看到教室里窗明几净、校园里鸟语花香,青年们还是被明德小学良好的教学氛围所感染,被民勤打造“全国教育名县”的魄力所感动。青年们向学校捐赠了字典和图书,以期为民勤教育添砖加瓦。
  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民勤经济从这里开始腾飞”。走进民勤勤峰滩沙产业示范园,碑上的几个大字书写着民勤发展绿色经济的气魄与壮志。
  经过不断尝试和对外考察学习,民勤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之路,枸杞、葡萄、肉苁蓉让民勤经济腾飞的梦想由愿景变成了现实。
  沙产业示范园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建设理念,大力发展以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和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重点的沙产业,目前共建成高效生态林业、高效节水畜牧业、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种植、产业化精深加工、沙生药材试验、园林化旅游观光及小康建设六大示范园,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如今,沙产业示范园已经成为武威市乃至全省沙产业发展的典型样板、展示窗口和科技平台。
  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2010年以来,民勤县完成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40万亩,示范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5万亩。随着梭梭嫁接肉苁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成为新的课题。为此,民勤县着力推行“企业+技术+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订单种植,向沙漠要效益。
  长期以来,沙患一直困扰着民勤人民,“沙漠生金”成了世代民勤人的梦。生态的恢复,让民勤人看到了“绿”的生机;林果业、沙产业的兴起,让万里黄沙“披绿生金”,生态屏障下民勤县蓬勃发展,民勤人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