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五举措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05.03.2015  11:32

      (一)强化粮食购销调控。致力创新创优,切实履行好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基本职责。 掌握粮源。 一是建立优质粮生产基地10万亩;二是联合粮田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00多户,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三是与粮农签订粮食种植面积15万亩订单收购合同。 创新收购。 抓好粮食收购工作,是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一是最大化程度争取最低收购价收购量,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国有企业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通过代购代销、代储代加、即购即销、分购联销、联购促销等多种方式掌握粮源。积极发挥各类民营、联营、个体等非国有收购企业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满足农民售粮要求。三是把握时机,及时做好各级储备粮轮换工作。 应急保供。 认真落实地方储备任务,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随时调得动、用得上。要完善粮食应急保供预案,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落实粮食应急加工点7个,落实粮油应急保供网点25个。

      (二)着力推进依法管粮。 营造依法管粮氛围。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的粮食法治意识,营造依法管粮氛围,最终实现“全社会依法治粮、粮食行业依法管粮、粮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粮食职工依法履职、粮食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目标。 严格执行收购政策。 认真执行粮食收购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五要五不准”、省粮食局“三个决不允许”和市粮食局“八个严格”等规定,坚决做到不压级压价、不克斤扣两、不“打白条”,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做好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准备,落实好粮食收购资金和仓储设施。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依质论价收购粮食,满足农民售粮需求,维护农民利益。 加强粮食质量监管。 建立粮食质量监测体系,要具备适应粮食质量监管定等作价、出入库检验和原粮质量卫生测报的检测能力,并有专职人员从事粮油质检工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三)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抢抓国家对粮库维修改造和重建新建等政策扶持的机遇,集聚我区粮食产业,优化粮企布局,加快改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条件。 建立园区。 发挥我区粮源优势和地处里下河流域的区位优势,以原秦南粮库、秦达面粉有限公司和顶盛油脂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盐都粮食科技产业园。 拆旧建新 。在危仓老库维修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拆旧建新项目。拟拆除秦南粮库部分旧仓重建6幢标准仓,新增仓容6万吨;拆除龙冈、学富、北蒋、陈袁粮库旧仓重建标准仓12幢,新增仓容10万吨。 智慧粮食。 建立粮食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建成粮食可视化监管,主要业务可视可控,各类信息互联共享,将区级粮食监管平台与企业信息化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粮食收储管理科学化。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结合我区现有6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际,强化内部管理,认真制定改革方案,促进企业发展。 精细化管理。 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及时开展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进吨粮效益考核奖惩结算兑现制度,从入库、保管、出库、销售各个环节抓起,层层落实经济责任,严抓奖惩结算兑现,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组建粮食集团。 一是设立一家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二是将基层购销企业进行公司改造。三是以粮食购销收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母公司,将其变更为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原购销企业经过改造后的公司作为子公司,子公司根据不同情况设立2-3家收储点,形成集团公司+子公司+收储库点的经营模式。 推进混合所有制。 借鉴本地原楼王粮管所及外地股份制改造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央企、省企在市场、资金、品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吸收外来资本,全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造,组建国有控股的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

      (五)加大行业建设力度。 抓好作风建设。 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委区政府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改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扭转不正之风,切实推动行业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 抓好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为民务实、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兴粮”行动,着力提高粮食行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依法行政,办事高效的粮食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具有战略眼光的粮食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一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磨炼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整体素质良好的职工队伍,适应新时期粮食工作的发展需要。 抓好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对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狠抓落实,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鲍正国余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