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持|后发先至,东方大港跑出“加速度”

07.03.2019  07:42

  致力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连云港如何实现后发先至?本报记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走进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北京演播室进行访谈。

嘉 宾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委书记 项雪龙

   五大变化”交出沉甸甸成绩单

  主持人:习近平同志2009年视察连云港时,曾寄语连云港要在新的世纪“后发先至”,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完成“新时代的西游记”。10年过去了,连云港“后发先至”的成绩单如何?

  项雪龙:围绕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连云港奋发努力,这十年来发生了五个方面的大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的速度质量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明显突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明显提升。

  十年来,全市GDP从830亿元增长到2772亿元,是原来的3.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6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34亿元,是原来的3.5倍。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三新一高”产业崛起。一体两翼的组合大港格局基本形成,4条高铁同时在建,民用机场开工建设,为连云港建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奠定基础。特别是去年,在国际国内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连云港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超过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1%,在全省排第三。

  肖伟:康缘的发展是连云港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十年来,康缘经济规模从十几亿元增至110亿元,上交国家税收逾8亿元,从中药行业50强的后十位跃升至前五位,形成涵盖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多元产业体系,中药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行业榜首。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伟

   六个大”撑起“强支点

  主持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是国家和省委对连云港在发展大局中的定位。过去一年,打造“强支点”,连云港有何作为?

  项雪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连云港位置特殊、使命光荣、责任也非常重大。“一带一路”交汇点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但是作为一个支点城市,是一个物理概念,而且是带有杠杆性质起撬动作用的,因而连云港的发展就不是一般城市意义上的发展,要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为全省、全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个大局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连云港提出“六个大”目标思路,即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推进大开放、发展大产业、促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大提升、实现连云港大发展。按照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四港定位打造东方大港,成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一个窗口。我们把连云港放到全省全国的格局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变成东西双向、海陆互换、沟通南北的一个节点城市。我们推进从经济领域到文化、教育、安全等全方位的大开放。我们发展大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与“强支点”相匹配的,以生态、健康、智慧、文明为特色的城市。

  主持人:今年连云港如何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后发先至”?

  项雪龙:今年是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大突破之年。连云港提出要跑出快速增长的加速度、有效投入的加速度、项目集聚的加速度,实现产业层次高、产品质量高、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高、环境安全标准高以及人力素质高的发展质量。

  推动发展,关键靠抓项目、抓投入。连云港处于工业化加速期,要实现投入拉动和创新驱动同样发力,抓项目、抓投资,在加快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大突破,做利长远打基础的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跑出“加速度”。

主持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郁 芬

   地方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主持人:如何看待医药产业中的“连云港现象”?

  肖伟:医药产业是连云港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全国医药行业中创新能力最高的产业。走在前列,源于创新的活力。我们一直坚定不移聚焦实体,坚持在创新中做强主业,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创新无止境。我们虽然有了一大批新产品,但仍然面临“有高峰无高原”现状,需要把创新优势变为市场优势,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创新药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继续扶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和决心,用3年左右时间做成中国中药行业第一。

  项雪龙:地方发展离不开三支队伍,即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三支队伍分工不一样,其中推动地方发展最直接的承担者是企业家。连云港企业家有境界、有情怀,坚定不移地在奋斗、在努力,认认真真抓主业、抓创新,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郁芬

  配图: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胜

标签:

编辑: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