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师为故宫补龙袍 曾祖父还做过龙袍

26.03.2016  11:08
王嘉良正在缂丝 - 新浪江苏
王嘉良为首都博物馆复制的衮服 资料图片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王嘉良正在缂丝 王嘉良为首都博物馆复制的衮服 资料图片

  现代快报网3月25日苏州电(记者 韩小强 文/摄 实习生 陈静悦)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带火了稀世文物背后的修复大师。现代快报前天报道的常州博物馆的书画修复师丁为新,就因为在片中亮相而走红。其实,江苏的文物修复达人远不止他一个,来自苏州的缂(kè)丝大师王嘉良,20年前就开始为故宫修补龙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王嘉良一门7代钻研缂丝技艺,祖上还为皇帝制作过龙袍。

  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梭机前细心地理线、穿线……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苏州枫桥景区的工作室,见到了今年78岁的王嘉良。在他的手中,一个拿着寿桃的孩童慢慢出现在布料上。

  王嘉良告诉记者,他祖籍河北,南宋时为躲避战乱,祖上举家搬到了苏州陆慕镇张花村。而他家的缂丝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王嘉良回忆道,9岁时他就跟着父亲学缂丝,上机操梭;14岁,随父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正式从事缂丝制作;后在吴县劳动局的邀请下,到吴县缂丝总厂担任技术指导。他打破旧意识,不仅把手艺传给儿子,也传给女儿和儿媳,现在连孙子辈也投入到缂丝行业。“从高祖父王金定至我的孙子,我们家7代人都在从事缂丝工作。”王嘉良自豪地说。

   9岁就开始学习缂丝

  20年前就为故宫补龙袍

  说起为故宫修补龙袍的事,王嘉良的谈兴更浓。20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乾隆的龙袍损坏,苦于找不到人能补。后来,故宫的工作人员跟北京服装大学的两名教授,千里迢迢来到苏州找到王嘉良。经过接洽,王嘉良前后五次进京。他先到故宫仔细研究实物,发现龙袍破损严重,衣袖、胸前、腰间都有碗口大的洞。故宫方面要求王嘉良先做一块与乾隆龙袍一样的布料,他回到苏州,花几个月时间制作了一块用在龙袍上的布料,故宫博物院很满意,这才签下修补龙袍的合同。

  王嘉良告诉记者,故宫方面要求修补龙袍达到与原件同样的技术标准,最难的就是将丝线做旧,看不出修补痕迹,这可是王家几代钻研下来的技艺。经过几个月的修补,乾隆的龙袍修补完工,此后故宫博物院多次找王嘉良修补龙袍。如今,这些事他都交给儿子去做。去年,王嘉良的儿子就去故宫博物院呆了40多天,专门修补康熙的龙袍。

   曾祖父当年做过龙袍

  故宫怎么会想到找王嘉良修补龙袍?原来,王嘉良的曾祖父王新亭曾为皇家制作过龙袍。“一件龙袍要分给好几个人同时制作,一般半年可制成。”王嘉良表示。

  据王嘉良介绍,龙袍分为朝服和便服两种,又有青、红、黄三种基本色,在这三种颜色的基础上根据颜色的深浅不同分出很多种颜色。每件龙袍长2.8到3米,皇帝穿着时需要穿一双跟高20厘米的特制鞋,并且要穿类似现在裙托一样的东西把龙袍撑住。“这样穿才能凸显皇帝的高大威猛和霸气。不过,皇帝只有上朝时才穿,平时是绝对不会穿的。”另外,龙袍的正反面是不一样的。正面是一条金色的龙,里面则是银色的繁体“”字,而这两面是缂在同一层,“有些人仿制龙袍,只能把这两面分别缂在两层上,只有我们家传的手艺才能缂在同一层。

   创新缂丝技艺“拉挂

  王嘉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缂丝是个耗功夫的精细活,3年才算入门,30年也不一定能学精。为了更好地传承缂丝技艺,他不断创新。1984年,“三异祝寿图”成为王嘉良创新成功的第一部作品,并夺得多个大奖。而具有立体感的“拉挂”缂丝,更是王嘉良的神来之笔。一般的缂丝都是两根翻,他却在“”上动手脚,最多可同时在6根翻上打结,“拉挂出的缂丝作品更具立体感。

  受双面绣的触动,王嘉良还用6个月的时间缂制出三异缂《祝寿图》,即一面为秀色可餐的寿桃,一面为豪迈的书法“寿”字,正反对比强烈,栩栩如生,且正反面的金、银勾线,花、字也不同。

  在传承传统缂丝技艺的同时,王嘉良还注入更多新的元素,他也成为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