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树“改道”凸显城市人文情怀
耳闻目睹不少拆迁铲车无情地碾向参天大树等事件,本报4月21日A3版刊登的《为保护百年银杏树 阜前路建设改方案》一文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该文刊发后,引起不少市民、网友和业内人士的关注。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古树名木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展示人类“改天换地”的恢宏魄力,更需要呈现保护文化、守望传统的温柔情怀,只有这样,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才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热心市民和网友关注古树名木
现代经济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事宜。人类社会要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成就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蕴含可贵人文精神的体现。
我市滨江新区宜和村的百年古树吸引了不少热心市民关注。在靖江日报上看到《为保护百年银杏树 阜前路建设改方案》报道后,靖城中学教师毛卫平当即来到宜和村,亲眼看一看百年银杏的“模样”。毛卫平老家在斜桥镇井兴村。他在老家种了银杏、水杉、红枫、石榴、腊梅等树木,有的树龄已有三四十年。因为回老家必经宜和村,毛老师很快就找到了这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树。
“今天的景观树,明天的古树。古树是有灵性的,周围村民都知道这棵树,不会去破坏它。”宜和村七组村民徐炳荣说。宜和村村民徐登林接到亲戚打来的电话。亲戚对他说,想不到你们家附近还有百年古树,太珍贵了,下次一定到现场看看。
上周末,网友“掬沙江畔”和几名同事来到宜和村,找到百年银杏树。面对古树,他深有感触。他将刊登相关报道的报纸版面和自己现场拍摄的百年银杏,晒到微信朋友圈,并在微信中发表感言“2.5公里阜前路,串起新城、新港和幸福;百年银杏树,点缀美景、美色和美好”,得到朋友圈好友点赞。
保护古树名木是对文化的尊重
一般来说,树木生长到100年以上才算古树,现今古树资源非常有限。古树不仅是一道沧桑又意蕴无穷的风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古树年轮隐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丰富信息,记载着一个地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能揭示人类的活动痕迹,是摇曳生姿的“活化石”。
除了宜和村的百年银杏,滨江新区小桥村的百年香橼这次也引起市民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毛卫平说,去年,靖江推出首部城市形象微电影《香橼》,他得知影片中出现的香橼正是小桥村的百年香橼,专门找到这棵香橼树,看到百年香橼长势不错,很高兴。他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树不仅给我们带来绿意和阴凉,更代表了一段历史。
记者从市农委、绿化管理处了解到,2011年,绿化管理部门对城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档案。城区有古树名木58棵,其中包括榉树、银杏、朴树等树龄较长的乡土树种,还有羽毛枫、黄檀等名贵树种。据市农委统计,全市古树名木树种有15种,老城区分布较少,大多分布在农村。去年,我市有36株古树入选江苏省古树名木目录。我市对古树名木悬挂“靖江市古树名木”标牌,要求权属单位强化跟踪管理。
市规划部门表示,一草一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绿色和洁净的空气,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人”,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的今天,保护好古树,就是对历史、文化、记忆的尊重。
滨江新城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铭江说,靖江的古树名木数量并不多,这些古树有着不可再生和替代的文化与生态价值。这次阜前路(工农路—蟛蜞港)施工,为了给百年银杏树留足生长空间,修改了施工方案,建设成本虽然提高,但是却增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小桥村百年香橼所在地是将来滨江新城城市阳台的范围,在今后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他们会对古树加以保护。
“绿色古董”严禁擅自迁移
在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古建筑、古树、古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已经引起各地以及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与共识。
市农委林业中心主任胡利民认为,古树名木最好是就地保护。因为古树移栽后,可能会对新环境不适应,造成生长不“发落”,甚至因移栽而死亡,会使风景、文化非常遗憾地消失。
按照《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市中的树木,不论其所有权归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确需砍伐,如需移植的,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于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砍伐或者迁移,因特殊需要迁移的,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市绿化管理处监察科科长鲁先双说,每个人都应当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但仍有市民不爱护公共绿化。这两天,他们巡查时发现,人民路、骥江路个别门面房门前的行道树被他人擅自修剪,影响了行道树生长。如果市民认为行道树需要修剪,可向政府服务热线12345反映,绿化部门会及时处理。
业内人士认为,树木都是从小变大的,除了重视百年古树的保护,对七八十年树龄的老树也应当加以保护。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一些年代较久但不是古树的树木“搬家”,不少树木通过市场化手段得到了妥善安置,一些树木在公园、绿地、苗圃或其他地方继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
延伸阅读
许多地方都有类似呵护包括古树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比如深圳(罗湖)火车站的古树景观,编号“0165”的古树是棵百年老榕,它高大的树冠成了火车站最特殊的符号,接车或送行的人们都把它作为最直接的坐标。2004年,深圳火车站开始进行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工程,为了保护这棵古榕树,设计师把它巧妙地融入了深圳站,使它成为整个广场上最耀眼的绿色明珠。正是由于规划和设计中突出了保护古树、保护文化的理念,深圳火车站的规划设计还得到了2006年度城市土地学会的亚太区卓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