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9.09.2017  19:43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白露刚过,走进黄河故道沿线丰县梁寨镇矮化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只见纺锤型的矮化苹果树排列得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边。“我们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矮化自根砧种植技术,确保每个苹果都能见到阳光,通过机械化种植,优质果挂果率能达到75%,农民每亩收益更高。”园区经理张言广说,园子里的无公害苹果今年刚刚挂果,就被上海某大型连锁超市看中,签署了直供直销协议。
        丰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享誉中外的“红富士苹果之乡”“牛蒡之乡”“薹蒜之乡”“毛木耳之乡”。
        “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以来,丰县深化“三项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体系改革,突出黄河故道现代果业示范区、湖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两区”打造,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黄河故道现代果业示范区围绕“现代”二字,已发展50亩以上的新植园块65个2.1万亩,建设了2000亩的梁寨镇红楼村矮化苹果基地等一批精品示范园,同时大力发展果业观光旅游、果区颐养健身,着力将黄河故道板块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湖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围绕“高效”二字,已建成顺河乐源牧业生态养殖基地、欢口2000亩优质食味稻米基地、师寨200亩农光互补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形成了全县25万亩薹蒜、15万亩大蒜、15万亩洋葱、4.5亿袋毛木耳、5万亩优质稻米、25万亩设施农业的特色农业生产规模。
        加快富民发展步伐
        最近几天,早熟苹果“美八”才刚刚上市,丰县苏农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维哲就已忙得不可开交,订货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戴维哲介绍说,丰县苏农果品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果树新品种的引进、成员所需农资供应、生产技术指导和果品销售等,现有社员260人,去年实现经营收入3726.05万元,盈余272.37万元,带动社员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叫响自己的品牌,合作社注册了“戴氏果业”商标,产品加入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实现了生产、销售全程信息化追溯。合作社还采取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方式并行运作,在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开辟果品直销点6个,拥有江阴、苏州、广东等稳定的客商20多个。
        丰县创新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接机制,依托县域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实施果品贴字、苹果祝福语、果树盆景等创意产品的开发,建设了苹果博览馆、山羊文化馆、瑶盛陶瓷文化园等一批主题创意农业载体。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引导农村能人、种养大户、产业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休闲农业等经营活动。
        努力打响特色品牌
        丰县副县长孙厚权介绍,丰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加工业相融合,力促果品、蔬菜、乳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大力扶持大沙河集团、佳合食品、江苏君乐宝、吉林森工等本地龙头企业壮大变强。目前,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1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48家,年销售收入超350亿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休闲观光农业相融合。围绕汉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等,规划设计了四条精品观光线路,投资2.3亿元重点建设了程子书院国学教育基地、二坝湿地公园等15个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投资3000万元集中打造了10个赏花观果自摘园和休闲农业园区,努力打响“生态林果之都”“特色农业胜地”“汉风道韵之乡”三大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丰县白酥梨”成功创建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正在进行“丰县苹果”的整体形象包装设计。
        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丰县启动新一轮“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选题,探索生态要素集聚、生态产业发展的绿色发展新路径,该选题立足“生态+特色”,践行“生态、发展、富民”三位一体新理念,着力为生态脆弱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变道超车提供经验。
作者:刘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