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关系,习近平提到的几个“关键词”
【学习进行时】中美关系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作为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代表,中美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成为近年来国际关系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如何相处提供了全新视角,展现了中国领导人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与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关于中美关系,习近平提到的几个“关键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路径。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6日宣布,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将是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不少中美专家认为这次访问将有助于消除疑虑,并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自2013年3月14日晚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确定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来,两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利用“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等多个重要场合,对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以全面阐释,同美方就此进行深入沟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轮廓日渐清晰,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同。习主席在关于中美关系的历次重要阐述中提到的几个关键词,深刻揭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深刻内涵和把握这一重要理念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1:战略互信】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时提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首先要夯实战略互信基础。”
在这之前,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不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皆错。
建立互信,离不开良好的沟通。通过双边互访、在多边场合会晤、通电话、出席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见对方高级别官员等多个渠道,习近平同美方展开有效沟通,介绍中国理念,扩大双方共识。
讲中国自身,习近平开诚布公: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谈地区互动,习近平登高望远: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开展积极互动,鼓励包容性外交,共同为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他强调,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主张和倡议都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积极参与。“只要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
论两军关系,习近平胸怀坦荡:中美要构建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双方应该在此基础上深化两军交流、互信、合作。中方愿意同美方继续推动两军在高层交往、机制性交流、联演联训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2:经贸合作】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厦需要不断添砖加瓦。其中,经贸合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视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2013年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加强双方经贸合作的看法和立场。2013年4月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习近平就明确指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要不断打造合作亮点,拉紧利益纽带,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彼此关切,不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此前,在2013年3月会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时,习近平曾形象地将两国经济关系喻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指出双方应该客观看待彼此的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发展利益,把对方的机遇和挑战视为自己的机遇和挑战,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创造更多合作新亮点,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2013年6月,习近平同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具有特殊意义和鲜明特色的“习奥会”,这种不拘形式、不扎领带的庄园会晤的举行,奠定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基础和行动基础,还向全球展示出中美两国和平发展、务实合作的良好形象,以及中美两国元首的独特风采。在庄园会晤上,习近平也谈到,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美方应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等问题上采取积极步骤,推动两国贸易和投资结构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双方应该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争取早日谈成一个高水平、双向平衡的协议,推进中美经济关系建设。
【关键词3:分歧管控】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
如何应对这种分歧和摩擦?习近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相互尊重,聚同化异。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指出,中美是两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肯定有差别,有差别才需要沟通和合作。中美双方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把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总目标,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应该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
“只要我们双方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要想让中美关系大局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就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排除干扰,避免猜忌和对抗。“多栽花、少栽刺”,2014年7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时形象生动地点出了双方管控分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4:民意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人民对彼此都怀有淳朴友好的感情。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
着眼民众,加深友谊。习近平曾多次访问美国,也去过普通美国人家中做客,美国民众的真诚好客让他深受感动。习近平2012年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与老友重逢的情景和1992年帮助一位美国老妇人完成丈夫遗愿重返中国福建鼓岭的故事感人至深,传为佳话。在洛杉矶参观国际研究学习中心,习近平还同美国青年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中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进一步增进中美两国16亿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
2013年5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时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也要自下而上。中美关系根基在地方、在民间、在基层。中美关系发展离不开地方交流合作,更离不开两国人民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双方要从地方做起、从民间做起、从基层做起,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认为,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但电话、网络永远不能取代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植根于人心的友情,才是牢不可破的。“我们要鼓励和扩大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拓宽两国地方、智库、媒体、青年、社会各界交流渠道,不断夯实中美友好的社会和民众基础。”
【关键词5:责任共担】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中美在国际事务中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共迎挑战、共担责任,既是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对此,在2013年的庄园会晤上,习近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应该在双向和互利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应该发挥各自优势、承担各自义务,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应该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美方加强在伊朗核、朝核、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反恐、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合作,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4年11月,两国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各自2020年后的行动目标,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重要注脚。
“我对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抱有信心。”2013年6月,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共见记者时为此列出五点理由: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都是伟大的民族,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只要双方拿出决心和信心,保持耐心和智慧,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著,就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