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建立提供关键证据
中新网南京9月1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春菊带领的中美科研团队1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时代认识的精度提高了十倍,实现华南四川盆地与北美纽瓦克盆地的高精度国际对比,首次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的最终建立提供来自中国的关键证据。
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国际上晚三叠世的地质年代标准依赖于北美地区纽瓦克超群的天文旋回和古地磁极性年表,然而,关于这一北美标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数十年来不断的受到多个国际团队的挑战。尤其是晚三叠世最晚期的瑞替期(Rhaetian)持续时间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科学界迫切需要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检验晚三叠世北美标准的适用性。
近年来,王永栋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四川盆地开展三叠纪和侏罗纪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环境背景研究过程中,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春菊团队成员李明松博士以及美国普渡大学张扬和James Ogg等中美学者,对四川盆地宣汉、合川、广元等四个剖面的须家河组开展了磁性年代学、天文旋回和生物地层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
从2012年到2016年,该中美研究团队历经5年时间在四川、重庆地区开展野外工作,结合磁性年代学、天文旋回和生物地层学的多学科进行研究,获得了须家河组连续的自然伽马和磁化率变化曲线所反映的高分辨率天文旋回证据,揭示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轨道变化,受到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和影响。
王永栋解释道:“在总结了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古植物孢粉、双壳等古生物化石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成果,此次研究首次建立了须家河组长达六百万年的天文—古地磁年代标尺,确定须家河组的年龄在诺利期末期到三叠—侏罗纪之交,即距今2.013亿到2.072亿年。通过分析北美的年代标准,实现了华南四川盆地与北美纽瓦克盆地的高精度国际对比。”
该项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北美纽瓦克超群经旋回调谐的磁性年代学结果,与意大利南部诺利阶—瑞替阶全球候选层型剖面(金钉子)的磁性地层学结果一致。另外,意大利金钉子剖面瑞替期气候变冷事件与须家河组出现的晚三叠世异木化石所揭示的古气候降温事件结果一致。同时,还标定了产于须家河组中国最早的恐龙脚印化石的地质时代属于瑞替期中期(距今约2.04亿年)。
“这一成果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时代认识的精度提高了十倍,为陆相三叠纪地层年代学的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年代标尺,有助于解决北美纽瓦克盆地磁性地层标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争议,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的最终建立首次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关键证据。”王永栋表示。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海外杰出学者项目等资助,并于近日发表于NatureIndex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