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标:中民投愿意领军民营资本服务一路一带

06.11.2015  18:17
  大公财经综合报道 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一次突破常规的全球专家聚会——前欧盟轮值主席、前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前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著名战略咨询机构创始人罗兰·贝格、前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当这一批来自政经学界的世界级大腕在新加坡济济一堂的时候,你恐怕不会想到,他们是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布局而献计献策。而这些专家的集聚,也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全球顶级智库。   中民投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齐聚新加坡。   10月29-30日,中民投的全球智囊机构——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齐聚“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城市新加坡。除了普罗迪、德维尔潘、罗兰贝格等“大咖”之外,更有两位新成员的加入——他们是印尼工商会主席苏罗约和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这样份量的中国民企智库,已经隐然与布鲁金斯学会这样的世界顶级智库有了相似之处。   全球专家支招一:中国民企如何走出去?   专家们首先就针对中国民营经济如何走出去,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著名战略咨询机构的创始人罗兰·贝格认为,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迅猛发展的阶段,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的对外投资净流量是1600亿美元,现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外国对华投资,这是一个趋势所在。   他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仍然是需要很多支持和平台的,而中民投由于其在投资和融资端的丰富资源,能够为他们提供支持,提供更好的海外平台。比如说,正在进行中的印尼产业园就是这样一个创新的模式。而且,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管理、文化方面的错误和一些挫折,有一个平台型组织,对于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是一个很好的支持和很好的平台。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则认为,从法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来看,企业不能去单打独斗,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一,企业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对投资目标国的市场有很好的理解,包括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第二,要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合作关系,要和当地的相关合作方建立长期关系,抱团发展;第三,一定要有合作的意识和语言,不能够老是想着要单打独斗,一定要学会怎么样去精诚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全球专家支招二:如何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后,获得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参与到这一建设进程中来,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话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认为,“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战略,其真正的落地,需要很多企业扎扎实实做一些拓展性的工作。那么以中民投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它的优势,那就是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短板,以及它们现在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关键环节。在这过程当中,很重要的是能够团结海外对于中国发展的积极力量,能够把这个资源能够对接好。他再次强调,产业投资这件事情,需要有耐心,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时机是正确的,有理由相信这些围绕“一带一路”的投资,最终会成为让人惊喜的一个又一个项目。   前摩根士坦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也相信,“一带一路“不仅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未来数年,“一带一路”将会转化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的驱动力。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预测,到2020年,亚洲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将达到8万亿美元。罗奇建议,中国民营企业应该参与到这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因为这会是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当地带来繁荣和稳定。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时代机遇。他希望,以中民投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能够把握这一机遇,投入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优先发展领域。   印尼工商会主席苏罗约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他中肯的建议,他说,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去印尼发展,那么从印尼政府的角度来说,他觉得有三方面的契合点:一方面是印尼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印尼希望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第三是印尼已开始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他特别提到了最近中民投在印尼成立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金,这个基金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需要有技术然后又有经验的一批管理人才和劳动者,才能够把这个工业园建立起来,所以类似中民投在印尼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也会收到良好效果。   全球专家支招三:中国民营企业要更国际化   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中国民营企业要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的关注,获得更大的成功,自身的国际化转变是必须的前提。这些年来,已经有一批成功的中国企业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包括华为、联想等等,这也给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一个提示:那就是,一定要按照国际通行准则来开展活动。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作为见证中美关系这些年不断变化的资深外交家,也看到了中国民营企业想要在海外取得成功必须有以下三个特质:一、要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民营企业是商业组织,股东的实力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发展欲望,以及对资源的管理和调配;二、要有外部的咨询机构或智库,能够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地的专业意见,并调动资源和人脉促成交易的发生;三、要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有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只有员工实现了国际化,企业才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印尼工商会主席苏罗约也说,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不能回避竞争,而是要把良性竞争看成是商业的必然组成部分。他举例说,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而诸如汽车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并不会阻碍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印尼。印尼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基数也非常大,印尼的经济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尽管会有一些竞争,但是还是可以欢迎更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来印尼投资,中国企业应对此有所准备,提前布局。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也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海外竞争,鼓励民营资本进行国际化经营,民营企业自身也有着“走出去”的强烈的愿望。中民投愿意服务国家“走出去”和“一路一带”战略,在国家产业的升级转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成为民营资本的“走出去”的领军者。   斯蒂芬•欧伦斯补充说,以中民投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可以加深被投资国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与被投资国家人民的友谊,因为投资是加深友谊的一剂良方。这条国际化的道路应该更大胆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