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试点社卫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 “中心”变“医院”百姓看病更方便
43岁的陈先生家住南京栖霞区西岗社区,前不久痔疮老毛病再次发作。这次他并没有去主城区的大医院就诊,而是选择家门口的西岗社区医院手术。
“当天早上我感觉疼得厉害,赶紧给社区医院的薛罡医生打了电话,随后来到医院,薛医生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直接就进了手术室。” 陈先生告诉记者说,这次住院手术,与一年前在主城区某三甲医院的经历反差很大。“在这里,两人一个房间,空调、淋浴样样有,环境既干净又安静。交了1000元押金,出院时还退了100多元。”
陈先生一年前也因痔疮发作引起脓肿。当天,他开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我上午9点左右到医院,一上午忍着疼痛排队、挂号、交费,那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陈先生说,直到挨到傍晚才上手术台,术后还没有床位,在医院走廊住了好几天。出院后除了报销,还自费近4000元,“花钱多,人还不舒服。”
“像陈先生在这家三甲医院做的小手术,在社区医院实施没有任何问题。”薛罡说,他正是从这家大医院肛肠科进修回来后开始执业的。据薛罡医生介绍,他的团队3个人,最近大半年做了125例疝气、阑尾、痔疮手术。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像陈先生这样,有个头疼脑热,都选择在家门口看病。究其原因,薛罡认为主要因为门口增挂的那块“社区医院”的牌子。
西岗社区医院的大门口,原先只有一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院长高慧华告诉记者,以前医院内外科病都看,但2009年新一轮医改后,国家对医疗机构进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大多数的区级医院、二级医院变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而是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新定位,变成了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康复、慢病管理、为孕妇建卡、打疫苗、对健康干预等。基层医疗机构回归了公益性,强化了防病能力,但与此同时,却较大程度弱化了医疗能力。
“医改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中深入。”省卫健委副主任李少冬认为,现在看来,新医改产生了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定位不准,将基层单位定位为做好公共卫生就可以了,致使医疗人才队伍渐渐萎缩,大量的小毛小病患者涌到大医院,大医院接诊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基层医护职工实行绩效管理办法,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收入差别不大。这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使医疗能力逐渐弱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当年区级医院虽然小,但内、外、妇、儿科室齐全,像剖宫产、胆囊切除、阑尾炎、疝气这些小手术做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好点的区级医院甚至连腹腔镜、关节置换、肿瘤切除等较大点的手术都做得不输大医院。“后来转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手术叫停,医生相当一部分精力去搞公卫了,这些年来随着医疗设备老化,基层医疗人才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很可惜!”
应该说,让基层小医院重点关注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让附近居民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慢性病,做好关口前移,降低或推迟他们患大病的风险,出发点是对的,但与此同时,客观上也造成另一现象,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未得到有效缓解。
李少冬说,为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能力,让老百姓的常见、多发病留在家门口就诊,更好实现分级诊疗,2017年,省卫健委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让诊疗能力较强、有一定床位数、有特色专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相关标准申报社区医院,经考核合格后加挂社区医院的牌子。
2018年,全省有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最终经审核通过挂上社区医院牌子的有26家。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凡是增挂社区医院牌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在人才引进、财政投入、设备采购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从“中心”到“医院”,名称变化背后的实质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处处长姜仑认为,过去叫“中心”,老百姓总觉得不是个看病的地方,而且医护人员也没有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而社区医院,则名正言顺,况且医疗能力提升了,就能更好地从事预防保健等公卫工作,两者并不矛盾。
高慧华说,现在医院里医护人员进修、学习的热情特别高。医院还抓住时机与上级大医院结成医联体,相继设立了消化、肛肠、房颤等一些专科,并引进了CT、彩超等大型设备。随着医疗能力提升,来看病的百姓自然也多起来了,目前病房40张床位,常年一床难求。医生的人均收入也从当年的12万元左右,提高到25万元,形成了医患双方共赢的局面。
据了解,我省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以来,大大调动了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性,试点单位大多增设了康复医学科,诊疗病种、范围和项目普遍超过了100种。今年我省计划至少再增加50家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单位,之后还将逐步扩大试点规模,真正让老百姓的小毛病解决在家门口,疑难杂症再进大医院,有效缓解大医院的接诊压力,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仲崇山)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