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盛赞南京国际美展

19.09.2015  09:33

  “南京很了不起,中西文化都是一样关注

  

  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开展两天,已有数万名艺术爱好者到国展中心一睹为快,当然观众最密集的是三楼大师展,昨天几百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国展中心,和大师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而在论坛报告厅里,这里比前一天汇集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其中很多人是从上午一直听到下午5点多。昨天嘉宾的演讲主题是“世界博物馆与当代艺术论坛”,从中外博物馆的藏品到当代艺术家作品,从中外艺术比较到当前艺术现状,专家们都作了脉络清晰的演讲,从莫奈到毕加索,从印象派到杜尚,图文并茂的演讲把艺术爱好者们带到了灵动而充满哲思与冥想的艺术世界。

  林风眠、刘海粟如何打开欧洲局面

  作为南京国际美术展的一部分,世界博物馆与当代艺术论坛昨天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顶尖博物馆均派了代表参会。

  其中,霍吉淑女士是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艺术主任及中国陶瓷艺术的负责人,英国东方陶瓷学会的会长。她在现场演讲中表示,该馆和中国众多博物馆都有过合作,比如曾经从山西博物馆借过明朝的官帽、礼服,从四川博物馆借过书画等办过展览。霍吉淑女士提到:“我们还曾经与南京博物院合作过,并且从明孝陵博物馆、宝船厂等处借过15世纪初的与造船技术相关的文物,制作成了纪录片,并在央视播出。

  来自法国赛努奇国家博物馆的馆长是位年轻的先生——易凯,该博物馆“镇馆之宝”便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虎食人卣,全球仅两件,另一件在日本。而该馆也藏有不少中国近代乃至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而易凯为听众们详细解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林风眠、刘海粟等画家是如何打开欧洲局面的。易凯说:“一开始他们常参加法国的艺术沙龙,曾有一次刘海粟的作品还得到了法国艺术沙龙金奖。他的作品与其他法国、英国画家的印象派画作一同被博物馆收藏。接下来,中国的画家开始联合办展,他们的作品既能够被欧洲主流画坛所肯定,又保有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

  而后,易凯提到,到了上世纪50年代,张大千在巴黎近代艺术馆首次办了个人画展,“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欧洲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渐认识了中国画家。

  过分地粗俗地挪用是不行的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艺术史系主任郝博斯和观众分享了《杜尚的遗产:近现代艺术的动态趋势》。郝博斯首先说,他们前一天去了南京的博物馆,“我必须要说,这个博物馆太棒了,我们相信它是全球最棒的博物馆,我觉得各位应该对你们的博物馆感到非常自豪,我也非常期待着接下来这一周当中访问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他谈了关于杜尚与中国的艺术,对当代艺术和过去30年、50年、60年之间的影响。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汪悦进说,“我觉得南京很了不起,这儿的组织者胸怀天下,中西文化都是一样关注”,接着他以80年代为契机回顾了中国当代艺术。

  在观众提问环节,有观众问,“我发现当代艺术有一个问题,比如曾经超写实的绘画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中国就会有很多艺术家走这条路线,他们渴望复制这种成功,实际上一二十年过去了,成功的超写实艺术家还是一两个,我想问在座教授,评价一个艺术家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艺术家要想成功,是不是要像梵高一样,把自己耳朵割掉,承受那样的痛苦和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郝博斯说:我觉得艺术家根本不需要割掉自己的耳朵才能成功,有关艺术的质量,我觉得非常重要,有的20世纪很多艺术家说根本不管质量,好像质量不重要,我觉得这不对,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是要回归这样的一些基本面,“有的时候过分地粗俗地挪用,把自己硬性放置到历史当中,这样也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创造性”。作为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最受瞩目的板块“向大师致敬II——国际艺术大师展”开幕仅仅两天,就迎来了超过两万人次的观众。记者仲敏常芬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