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媒体“姑苏问道”融合发展
当前,大规模的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新旧媒体的碰撞,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传统媒体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现实路径?网络媒体又如何在多元的网络生态中变革发展?网络媒体如何让新技术为我所用?这些都是10月31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所关注的问题。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放大的核裂变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行到第14个年头,今年以“加快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媒体”为主题。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看来,这正体现了网络媒体人在新形势下对肩上责任的新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新期待。
“媒体融合的前景极其光明,但也绝不是简单的1+1=2,而应当是极其放大的核裂变,会产生极大的能量。融合路径需要确立重点,找准突破口,探寻科学路径。”任贤良认为,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在内的网络媒体都要发挥优势,探索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路径,发挥好带动作用。
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类型的传统媒体,都主动或被动地开启了自己的跨媒体发展探索之路。有经验,有教训,并从中总结出了发展的规律。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应明确自身在‘融合发展’大格局中的角色与作用,在思维、内容、技术、市场等方面尽快拿出变革之策,抓紧向新型媒体转型,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认为,推动融合发展首先是观念的融合,尤其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从单一的纸媒,到互联网营收和利润占到集团的半壁江山。浙报传媒董事长高海浩认为,浙报集团的成功,在于在互联网竞争中,找到了人才利用的机制保障,“在引进人才方面,我们借鉴了互联网风险投资的理念。在内部,我们通过培训,通过内部孵化机制出现了一批非常精彩的新媒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媒体:顺势而为主动选择来一场自我革命
“目前中国网站将近400万家,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200多家,而竞相介入并且具有媒体属性的网站130多万家。”在新华网总裁田舒斌看来,无论是网民规模,还是网站数量,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无法用简单的概念来表述。
田舒斌认为,数量庞大的客户端、社交媒体、即时通信工具、自媒体等多元化移动传播平台,规模化地进入媒体领域。新的传播形态风生水起,网络新闻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持续性地、空前地蚕食和挤压。“中央新闻网站作为主体网络媒体,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有品牌、公信力、权威性、人才和团队,也拥有一定网民群体的优质积淀,但是当下网络生态发生了巨变,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
“网络无格局,有的只是短中期的变革,网络媒体应该顺势而为,主动选择来一场自我革命。”对此,田舒斌认为,媒体融合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网络媒体理念之变,核心是用户思维的确立和用户的积累。“怎样让移动化、社交化的人群来喜欢我们的产品?必须要下决心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技术变革: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媒体
技术变革,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同时也是网络媒体在同行业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任贤良看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内容融合已经不是信息内容的简单搬迁。伴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日益分众化和碎片化,他们对不同的媒介形式有不同的内容偏向,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信息消费需求。
“我们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在发挥传统媒体原有采编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和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提供强大支撑,有针对性地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内容产品,实现内容跨媒介平台的自由顺畅流动。”任贤良建议。
对于网络新闻媒体而言,田舒斌认为,同样需要一场技术创新上的自我变革。因为技术不仅是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互联网企业经营收入增长的驱动力。
他表示:“商业网站强大的技术力量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方面的高速增长,使他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恰恰作为传统新闻网站,在转型过程当中确实离市场,离用户需求,离技术创造还有距离。”
然而,对网络媒体而言,对于新技术的运用,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时下热门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光明网总经理杨谷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国内从事大数据分析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国内外水平差距较大。“国内很多号称给媒体提供大数据服务的技术公司,甚至自己都没有见过大数据。这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原标题:中国网络媒体“姑苏问道”融合发展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