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一下属公司老总自缢身亡 疑因牵扯上亿债务
10月15日,金坛中燃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坛中燃)老总于某在金坛一宾馆内自缢身亡。现代快报记者从金坛警方证实,于某在酒店身亡,已排除他杀。
据悉,金坛中燃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下属企业,是金坛和宜兴最大的液化气供应企业。于某自缢身亡,导致企业陷入瘫痪状态。而据知情人透露,于某自缢,与其背上亿债务和高利贷有关。
老总突然自缢身亡
原因扑朔迷离
据金坛中燃员工介绍,于某是常州人,从水北镇一家液化气气站做起,而后成立了金坛市公和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和公司)。2009年,于某以占49%的股权,与中国燃气下属的上海中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金坛中燃,随后垄断了金坛的液化石油气市场。随后,又开拓了宜兴和丹阳市场,公司规模壮大,员工有400多人,主营范围是瓶装燃气经营、燃气灶具及配件、钢瓶的批发和零售。
据公司员工称,“10月中旬,总公司中国燃气的管理人员例行来金坛进行财务检查,而后10月16日上午,司机到金坛某酒店的长包房找于总时,发现于总已经自缢在了宾馆。说是于某当时留下了遗书,上面说欠下了上亿元的债务”。
“我们都没想到他竟然会自杀”,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表示,于某今年47岁,正值壮年,孩子才高中毕业,还在北京进修外语准备出国,他怎么会抛下家人,舍弃生命?
一位与于某合作多年的液化石油气老板称,于某没有诸如豪赌之类的恶习。“我曾听说,他与一朋友投资了数千万准备开辟新市场,做新产业,可能在那上面跌了个大跟头。”
公司突然“倒闭”
债权人齐讨说法
多位金坛市民向记者表示,数年前,居民烧火做饭都是用灌装的液化石油气,居民各自到充装点换气。后来,金坛中燃来了,打了不少广告,说使用统一气瓶安全有保障,充气量足,信誉有保障,为此不少居民都缴纳押金,换用了金坛中燃的气瓶。如今,金坛中燃“瘫痪”,统一供气也中断,市面上各个充气门点寻找各自的供货商,“等于是回到了几年前”。
金坛中燃员工告诉记者,于某自缢,甩下一摊子事,公司的正常经营全部中断。目前,公司400多员工两个月的工资、社保等涉及一百六七十万元。
“中国燃气总公司的人没有给我们任何善后处理,总公司来人将我们公司库存液化石油气卖掉后,资金账户封存了,大伙的工资却都没发。”,金坛中燃一位财务人员告诉记者。
金坛中燃供货商也被拖入困局。曹先生经营液化气贸易公司,去年12月与金坛中燃签订了一年供货协议,如今尚有600多万的货款没能回账。
“原本按照合同约定,是逐月结清,后来于总给我打了好多电话,说公司财务紧张的,一点一点支付货款吧”,曹先生表示,他觉得金坛中燃是中国燃气的子公司,这么大的一家上市公司,也不会赖账,也就没有太在意。“没想到于某一死,竟然不知道找谁追账了?找东家中国燃气,对方不露面”。
南京一家供货商王先生也表示,大家冲着金坛中燃的后台——中国燃气才会缓几天货款,没想到,于总走了,640多万货款没人“认”了。
而据王先生等人初步核计,仅金坛中燃拖欠的供货商货款就多达一千万。此外,于某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借款、质押等金额多达上亿。
巨大财务窟窿缘何而来?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金坛中燃公司管理混乱。“于某在外面借款,有多种方式,比如以中国燃气金坛分公司的名义,在外借款,金额有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第二种是以公和公司为名,以金坛中燃公司作担保借款;还有员工400多万的集资款等等”。
“于某拿着金坛中燃的股权进行质押,中国燃气是知情的,我们也都查到了相关合同证据,作为母公司,没有行使监管责任,及早发现问题,放任于某四处借款欠债,导致于某能捅出上亿元的窟窿,中国燃气难道没有责任?”一位债权人如此表示。
10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试图联系金坛中燃的法人、中国燃气LPG事业部副总经理苑隽,但对方的手机已显示暂时不能接入,已转入语音信箱。 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中国燃气方面的回应。
记者从金坛政府部门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也正在协调中国燃气方面,处置善后事宜。此外,金坛警方也对此案介入调查。对此,现代快报将继续关注。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