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频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建设快速发展

08.07.2015  13:28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预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3.2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0%,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机器人产业已经是21世纪变革性发展的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创新,越来越不可思议的事情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出现。目前,智能化机器人是我国产业的建设的重要方向,各省市各地区都将加强机器人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工业转型,积极引进“机器换人”,打造机器人产业基地。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制订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并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充实完善有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政策不断
  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快步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要求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科技部印发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到2015年,以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发布的《机器人行业白皮书》也指出,国内机器人在高端领域尚缺少竞争力,产业机会在于制造业低端产能自动化趋势,近期需要在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3个方面取得突破。
  去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规划覆盖面及推进计划超越市场预期。规划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该计划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日本新政助力机器人产业建设
  今年年初,日本政府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Japan’s Robot Strategy)》。该战略认为,在世界快速进入物联网时代的今天,日本要继续保持自身“机器人大国”(以产业机器人为主)的优势地位,就必须策划实施机器人革命新战略,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在日本积极建立世界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营造世界一流的机器人应用社会,继续引领物联网时代机器人的发展。
  为达到这一目标,该战略制定了详细的“五年行动计划”,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展开机器人技术开发、标准化、示范考核、人才培养和法规调整等具体行动。
  该战略预测,通过在各个领域推进机器人化,将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增强日本制造业、服务业等的国际竞争力,并将帮助日本解决“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到2020年,日本机器人产业自身产值将超过2.67万亿日元(约合1376.3亿元人民币),是其2012年产值的4倍以上。
  日本政府发布的《机器人新战略》与中国即将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机器人革命是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次升级,这一次将全面解放人力劳动,机器代人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未来,将出现大量的无人工厂。在全世界国家中,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带动着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天,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机器人政策红利的大力支持,再加上目前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未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