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丽城市” 是怎样炼成的?

17.12.2014  16:02

    近日,一条关于“2014中国最美丽城市”榜单出炉的消息让徐州人为之振奋。徐州以“两汉文风美”的美态定位入选,荣膺中国最美丽城市。这是继去年荣登“中国最美丽城市”榜单后,徐州第二次获此殊荣。

  “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对外发布。该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研究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学术机构,每年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业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能够摘取含金量颇高的“中国最美丽城市”奖项绝非偶然!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美化城市环境纳入城市战略决策,围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或除旧布新、或梳理提升、或锦上添花,着力加强对自然资源和人居环境的塑造。推行“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是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

  天更蓝

  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

  如今,随意走进市区任意一家建筑工地,已不见昔日尘土飞扬的现象。6月1日,《徐州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办法》正式实施,各建筑工地为了治尘也使出“浑身解数”。

  在天齐南路的万科城工地,工作人员按动降尘设施开关后,工地的通道与主体楼同时喷射出数百道细细的水柱,宛如下起了毛毛细雨,不到3分钟,原本灰尘飘扬的楼体和地面就已看不到尘土。这是我市首家安装雾化喷淋降尘设施的工地。老体育场工地,约3000平方米的空地,皆种上了油绿的小草,风过时,不再有尘土弥漫,扬起的都是绿草的芬芳。

  建筑工地的防尘控制,是我市实施“天更蓝”计划的一个缩影。除了建筑工地的防尘,我市还相继开展了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秸秆禁烧等“四大源头”治理专项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25天,优良率67.4%,比去年同期增加29天,增长8.7%;且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7.06%,下降幅度在全省排名第二。

  水更清

  把最美风景留给百姓

  鼓楼区殷庄社区的居民,如今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家门口丁万河畔。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岸边新栽植的观赏树郁郁葱葱,如今的丁万河,已成了市区北部的新景观。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个大水沟,两岸垃圾成堆,水体污染严重,很少有人来。

  丁万河综合治理即是“水更清”项目之一。全长12.5公里的丁万河,是1984年开挖的人工河,作为京杭运河的一条支流,它还是故黄河的重要分洪道,担负着鼓楼、泉山、铜山三区20万亩农田灌溉及城区故黄河、云龙湖补水任务。经过30年的运行,加之丁万河所处的北区一直是徐州工业区,丁万河水体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3年年初,总投资超2亿元的丁万河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清淤、截污、绿化美化,工程于当年全部结束。如今,一条靓丽的景观河在徐州北区展现,博得沿线群众拍手称赞。

  市区“水更清”行动计划于2013年3月启动实施,主要建设清淤贯通工程、控源截污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水质提升工程四大工程,规划分三期实施。“一城青山半城湖”,作为首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江苏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市,徐州这座老工业重镇,大力推行“水更清”计划,也是努力兑现“把最美风景留给百姓”的庄重承诺。

  截至上半年,徐州市已经拥有云龙湖、故黄河、邳州艾山、潘安湖、金龙湖5处国家水利风景区,督公湖、吕梁湖、大沙河等17处省级水利风景区,这些景区为全市水环境的改善、水资源的保护、水经济的繁荣、水文化的弘扬作出巨大贡献,已经成为美丽徐州的城市新名片。

  地更绿

  让城市被满眼翠色环抱

  “同上云龙皆粲然,古松迎客到阶前”。如今的云龙山,成为市民晨练,休闲的最佳去处。云龙山敞园改造,敞开的不仅仅是一个景区、一块绿地,它体现了城市决策者为广大市民提供美好生活空间的一种意愿与决心。这仅是徐州大力实施“地更绿”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

  “地更绿”行动计划又细化为“绿色徐州、生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具体措施将系统实施生态防护林带、故黄河沿线生态绿化、企业防护林、镇村绿化达标、荒山绿化及景观提升和湿地保护“六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新造林30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3000万立方米;完成森林抚育改造面积45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森林公园6个。届时,我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更加“绿意盎然”的彭城大地,将成为一座更具生态魅力、环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徐州市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9%、林阴路推广率达84%、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9.6%。如今,一个“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美丽宜居新徐州正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路更畅

  着力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如今的徐州街头,公共自行车宛如跳动在大街小巷的绿色和橙色音符,奏出了一曲“徐州好声音”。公共自行车登陆徐州,市民办卡量达到26万多张,超过1000万人次借车,日均租用量达6万人次,一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租用在6次以上。这些数字不仅在省内,在全国目前64个已引进公共自行车的城市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近年来,随着徐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造成城市交通承载过大,加上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相互干扰影响、主城区路网贯通性不强、铁路通道瓶颈制约突出、公交出行分担率不高以及静态交通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使我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显现。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城市交通环境,徐州市委、市政府制订了“路更畅”行动计划。“路更畅”行动计划提出四个方面内容:构建“三环十三放射”道路交通骨架、贯通“九纵十横”城区主干道、畅通四通八达微循环系统、建设便捷高效配套设施。

  随着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的开通、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的开工以及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工程计划提上了日程;徐贾快速通道、新城区至铜山新区及新城区至吕梁风景区快速通道等,均已形成;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开工……

  一项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一个“内部出行便捷、外部过境通畅、内外部衔接有序”的交通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城更靓

  全力建设宜居幸福家园

  被称作北区“龙须沟”的铁路23宿舍,有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分布在大大小小的76条小巷,有的巷子只有几米长。这里的路面没有硬化,晴天都是土,雨天泥泞不堪,夜里路灯不亮,花坛里杂草丛生。鼓楼区政府投入380万元对铁路23宿舍进行改造,将地面全部硬化,并重新铺设下水管网,装配26盏太阳能路灯,拆除违建、增设花坛、装配体育器材,另外还设置了30处健康教育宣传栏。经过一番大力改造后,如今的铁路23宿舍旧貌换新颜。

  老小区改造是我市“城更靓”行动计划的重要构成部分。徐州市“城更靓”行动计划将用三年时间,通过集中整治,使城市环境薄弱地段“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容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优秀管理城市创建扎实推进,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届时,徐州“楚风汉韵、南秀北雄”的城市魅力将更加夺目。

  “和风徐来地,山水宜居州。”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城市梦想。“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为美丽的梦想版图做出了最贴切的注脚。我们期待着,一个规划设计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新徐州,将徐徐展开一幅绝美的画卷……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