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驳“中国崩溃论”:政体思维已过时 需激活中国政道观基因

07.04.2015  18:01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王绍光。记者 李正穹 摄

   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李正穹)近来,“中国崩溃论”再度在西方学术界、媒体界甚嚣尘上。针对这一现象,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王绍光表示,所谓“中国崩溃论”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政治学角度追本溯源,其根源在于西方政体思维方式导致的“政体决定论”,即只有以多党竞争为特征的所谓“民主”政体才是好政体,一切其他的政体都或迟或早必然垮台。

  在近日由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法意读书会第一期 中国‘政’‘治’:对话王绍光”上,王绍光认为,政体思维这种过时、无用的思维方式完全无力把握中国政治中的深刻变化,注重治国理念及治国方式的中式政道思维,才是更为开阔的政治学思维方式。

  “我们常常听到‘过去30年,中国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的说法,这是在用政体思维看中国。实际上中国政治在过去3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革,但在一些人看来,只要中国没有出现两党或多党竞争,这种所谓‘民主政体’的标志性特征,中国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不算政治变革。”王绍光表示,西方政体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也包括部分国内政治学者认为,中国政体的非“民主”必然会导致“中国崩溃”。

  王绍光指出,作为一种典型的西式思维方式,政体思维认为政体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仅从政体的角度分析政治现象,会受制于政体思维的三大缺陷:把全方位观察复杂的现实化约为只看一两个简单的指标,或几个简单的标签,如“民主政体”、“专制政体”;重形式,轻实质,认为政权的形式决定政权的实质;因为只关注一两个指标、只关注形式,政体思维很容易忽略政治体制其他方方面面的变化,导致用静止的眼光看变化的现实。

  “此外,还有大量证据表明,实行‘民主’政体的国家,其政体与经济增长、社会平等、幸福等也并无必然关系。”王绍光举例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经历转型的28个东欧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的人均GDP在十年内勉强达到其在1989年水平;有17个国家花费了10-20年才使人均GDP恢复到转型前水平,荒废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现在仍有6个国家的人均GDP仍未恢复到转型前水平。比如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尽管经历了由“专制政体”到“民主政体”的转变,目前的人均GDP仍未达到剧变前的水平,仅为1989年的75%,不知还要花多少年才能恢复到转型前的水平,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悲剧。“这意味着,‘好’的政体不一定有好的国家治理能力。

  “中式政道观源起于先秦思想家对政治的探索,其在形成之初,就面临政治实体的空间规模、人口规模庞大的情况,因此无法仅从政权形式上进行分析,这也决定了中式政道观对治国理念及治国方式等实质问题的重视。”王绍光表示,尽管西式政体思维已传入中国,但中国本土政治思想家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政道思维来思考问题,而一旦把西式政体的视角换为中式政道的视角,无论是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批判当代中国的政治,还是展望未来中国的政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此,我们要重新激活这种存在于我们基因中的政道思维方式,用中国的思维方式看中国、看世界,以使中国更有活力。”王绍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