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旬,头发稀疏但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九图村孤寡老人陈福根和普通高寿老人看起来没什么两样。然而,这位平凡的老人家却是村民心目中的“草根慈善家”:陈福根平时生活极其节俭,公交车舍不得坐、磨穿底的解放鞋不舍得丢、一碗笋干烧肉连吃好几天,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和修车补鞋的收入生活,却在几十年中多次接济困难村民,向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捐献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确定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2011年,凭借“将奉献进行到底”的精神,陈福根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中国好人榜”名单。
开启“夕阳红”慈善之旅
陈福根对奉献信念的坚持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生经历中苦难与幸福的强烈对比。
陈福根祖籍苏州浒墅关九图村,1932年生于上海闸北棚户区一个贫困的家庭。陈福根5岁时父亲去世,他曾和母亲沿街讨饭,12岁时就开始干活谋生,成了一个在苏州河畔扫垃圾、倒马桶的环卫工,以微薄的收入帮母亲维持全家的生活。
旧社会的上海滩,帮会林立,鱼龙混杂,扫垃圾倒马桶的陈福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经常被地痞流氓欺负,“为了保护自己,我也拜了‘山头’,加入了帮会组织,结识了一群流氓阿飞。”陈福根说,虽然自己是帮会组织的成员,但从没做过欺压百姓的坏事。
解放后,人民政府着手肃清旧上海的帮会组织,陈福根虽然没有做过坏事,但他参加过帮会组织,因此也被卷入其中,被送到铁路系统劳动改造。“后来,我被安排到部队农场做炊事员。” 1975年,时年43岁的陈福根孑然一身回到了故乡浒墅关九图村,靠为苏钢厂维修车辆和在街头修自行车、修皮鞋为生。
1985年,国家为陈福根落实了政策,恢复了他在上海环卫所的工作身份,环卫所也给他补发退休金,地方政府还为他在村里建了两间房子。
至今,陈福根对此仍十分感激,他说:“我是个受苦受难的人,是国家给了我幸福的晚年生活!”
现在,陈福根对自己的生活还是相当满足的,他指着雪白的墙壁对记者说:“侬看看,共产党对我有多好!前两年村委会还刚刚帮我修了一下,现在不仅不漏了,还高了不少,我心里厢交关适意啊!”
历尽沧桑冷暖,方知人间正道。做一个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人,对社会对大众都是一种回报。有了这样的感悟,陈福根的晚年生活开始了不平凡的慈善之旅。
奉献之举发端于修路
陈福根住在九图村的东南角,家门口是一连串的河道和水塘,当中有一条水泥预制板铺成的羊肠小道。
这条小路,是陈福根造福村民的第一个“大手笔”。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条路是九图村通往黄桥镇的唯一通道,当时已经基本上都泡在水里了,村民们要去黄桥镇要从浒墅关镇上绕一个大圈子,陈福根出钱重修了这条路。
“那时我的退休工资每个月300元,修路花了910元。”陈福根回忆说,他买了18块水泥预制板,卖建材的老板听说他要给村里修路还特意多送了一块预制板,这多出来的一块预制板后来用于帮村里修码头。
修路只是陈福根“慈善事业”的发端。后来,村上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只要知道了就一定会解囊相助。一位村民患了癌症,陈福根送去了500块钱;村民老汤生了重病,家里无钱治疗,陈福根马上掏出1000块钱,说“赶紧去看病,钱不够再跟我说”……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他十余次接济村里的困难家庭,总额超过3万元。而早些年,他在街上摆摊帮人修自行车,补一次车胎只能赚4角钱。
“慈善家”过着寒酸生活
陈福根的家是两间平房,屋子里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由于孤身一人,生活上缺乏照顾,因此家里看起来比较凌乱。
11 点多钟,陈福根开始准备自己的午饭。一锅掺着玉米煮成的冷粥热了热,这就是他中午的主食,而这锅粥他已经吃了两天了,早上吃不完中午接着吃,中午吃不完晚上再吃;桌子上摆着两碗下饭菜,一碗笋干烧肉,一碗炒蔬菜——同样,这两样菜也“历史悠久”,笋干烧肉是五天前烧的;蔬菜是三天前炒的,原料是他自己从房前屋后采的,没花钱。
陈福根的穿着只能用“寒酸”来形容——一件皮马甲,边已经全磨破了,“这可是高档货色,20年前我花了90块钱在上海西藏路买的呢。”老陈敝帚自珍地说,语气颇为自豪;脚上的鞋子是如今已经很难找到的胶底解放鞋,由于年代久远,鞋底已经磨穿了,陈福根发挥修鞋的手艺,自己修补,记者注意到,这样的解放鞋陈福根还有几双,每一双都经过修补,个别贴在鞋底上的补丁,也已经快要磨穿了。
在邻居沈阿姨的眼中,陈福根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怪人:“平常把钱看得可重了,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荤菜一直吃冰鸭,大老远地跑到黄埭去买的,这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肉类了;蔬菜要么是自己种的,要么是野地里采的;可是捐起款来,钱又不当钱,一万块捐出去眼睛都不眨……”
正是这么一个生活中“抠门”的老人却频频做出惊人的奉献之举。记者从村委会了解到,就在村里帮陈福根修房子时,他把5000块现金送到村委会,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这笔钱是他为地震灾区捐光积蓄后,再次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捐献遗体“延长”生命
陈福根有着一颗善良而博爱的心,他的“慈善事业”对象不限于本地村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陈福根将存折上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2万块钱捐出;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陈福根将剩下的一万块钱全部取出来……
按理说,钱财都捐光了,陈福根已经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慈善家”了,但是,他比大多数慈善家们更“彻底”——他把自己的身体也捐了出去!
2008年5月14日,他在去红十字会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的同时,确立了死后捐献遗体的意向。
面对各种声音,陈福根还是那句老话:“我是个受苦受难的人,是国家给了我幸福的晚年!”
但在落实遗体捐献具体操作时遇到了麻烦,按规定自愿捐献遗体的必须要有直系亲属签字同意才行,可是陈福根一直孤身一人,哪来的直系亲属?最终,一位远房侄儿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愿意在陈福根去世后操办捐献遗体的具体事宜。
对于遗体捐献,陈福根有着非同寻常的通达:“人生一世,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我死后,遗体一把火烧了其实也是一种浪费,还不如捐给国家促进医学发展,要是有部分器官还有用,能够移植给需要的人,那么,不就相当于我的生命延长了许多?”
记者手记
陈福根的通达令人十分敬佩,“不就相当于我的生命延长了许多?”这句朴实的反问道出了老人家对生命“大道长存”的个体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陈福根老人的奉献之旅并不孤单。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底,家住高新区康佳花苑的志愿军老战士刘文兵确定在去世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社会。在接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时,这位八旬老人开心地表示:“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实现了,也满足了。”
诚哉斯言。器官捐献是一场心灵的博弈,捐献遗体需要莫大的勇气,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摒弃丧葬习俗的偏见。而集结这种力量的,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更新,更是世俗和亲情的超越。其实,对于捐献者本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呢?
如今,像陈福根、刘文兵这样的高新区居民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当中,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多年来,高新区积极宣传奉献精神,开展遗体和眼角膜等捐献工作。根据区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高新区累计登记办理遗体捐献121例,办理角膜捐献登记53例,办理其他器官捐献登记27例。至今,成功捐献遗体1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例、角膜2例、器官3例,为社会医疗科研事业以及维护生命健康作出了极大贡献。
新闻链接
“中国好人”,苏州的骄傲!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们最多感动。是的,“凡人”的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真实地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准。在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的大背景下,苏州媒体也把“挖掘感人瞬间,寻找身边好人”作为己任,开设了“文明之旅寻访身边道德模范”、“寻找身边的感动”等新闻专栏。通过记者的一次次深入采访,一篇篇精彩报道见诸报端,一位位“中国好人”也从我们记者的笔下走出而家喻户晓。截至目前,苏州入选“中国好人”的已达110多人,高新区也涌现了张稚鹤、廖文辉、陈福根、张沁、严方等“中国好人”,本报都作了深入报道。
孤寡老人陈福根家住浒墅关镇九图村,被村民们亲热地称为“草根慈善家”。这位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磨穿底的解放鞋不舍得丢、一碗笋干烧肉连吃好几天,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和修车补鞋收入生活的老人,却在几十年中多次接济困难村民,向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捐献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确定在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老人说,他5岁时父亲去世,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后来得到来自社会很多的照顾,如今他退休了,每月有1600元退休金,他要回报社会。陈福根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个道理:只要有一颗爱心,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
(摘编自中国文明网)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