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云集共庆中国印刷博物馆20岁生日
以物弘道,存史育人。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中国印刷博物馆迎来了20岁生日。6月28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代表济济一堂,向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20周年送上祝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原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中央纪委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宋明昌出席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年风雨兼程,20载春华秋实,中国印刷博物馆自1996年6月1日建成开馆以来,陈列历代大量有代表性的印刷品、印刷技术设备和相关的原始材料,以显示印刷术在发展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传播科学知识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展陈面积为4600平方米,是世界印刷行业最大的博物馆,现开辟有印刷术源头古代馆、近现代印刷馆、数字技术馆和地下印刷机械馆等4个展区。
阎晓宏在讲话中对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成立,凝聚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血,实现了全国出版印刷业界同仁的夙愿。自1996年开馆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20年来,中国印刷博物馆“广开博物、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积极履行国家公益性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社会职责,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印刷博物馆在数字博物馆建设、开展国内外巡展、设立分馆和印刷文化保护基地等方面稳步推进,卓有成效,使得博物馆的知识性、亲民性得到了不断增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得到了持续提高,印刷文化宣传弘扬的广度和力度得到了有力提升。
对于中国印刷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阎晓宏指出,中国印刷博物馆要围绕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通过进一步发挥好宣传阵地作用、交流平台作用、行业引领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弘扬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大家共同努力把中国印刷博物馆建设成为更为国际化、更具先进性、更有影响力的博物馆。
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在讲话中说,希望中国印刷博物馆今后能有新的拓展、新的服务、新的奉献,让创新创造、发现发明永远成为中国印刷业、世界印刷业进步的不竭动力,让中国印刷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和使命发扬光大。
我国香港、澳门印刷界曾对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立给予过大力支持。香港印刷业商会第一副会长任德聪、澳门印刷业商会会长周绍湘专程赶来参加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20周年座谈会并发言。任德聪在发言中说,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立,对炎黄子孙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当年香港业界团结同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立贡献了力量。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的20年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大提升,实在可喜。多年来,香港印刷界对中国印刷博物馆仍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他期望,中国印刷博物馆继续薪火相传,肩负起传扬印刷技术发展史的重任,使博物馆越来越广为人所认识。周绍湘代表澳门印刷业商会,恭祝中国印刷博物馆事业进步,推进考究我国印刷历史及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建,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刘超美以及张伯海、武文祥等老领导先后发言,为中国印刷博物馆20周年生日送上祝福,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夫人陈堃銶还深情回忆了王选、范慕韩等印刷界先辈在筹备中国印刷博物馆过程中的生动故事。她说,了解过去是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印刷博物馆在保存、传承、展示过去的同时一定要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为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座谈会由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袁亚平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及直属单位负责人桂本东、李潞、孙文科等,以及印刷行业协会、印刷企业负责人和学界代表出席会议。
又讯 在中国印刷博物馆成立20周年座谈会召开前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李前光向中国印刷博物馆捐赠大型画册《世界遗产》仪式。
《世界遗产》一书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策划并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名家影像精品1142幅,收录遗产类别、批准时间、联合国评价等诸多世界遗产资料中文10万字、英文6万单词,图文并茂,鸿篇巨制。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该书题词,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为此书作序。本次捐赠的《世界遗产》为萨马兰奇、陈健、李前光签名的第一本画册。 (李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