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六大趋势
中国的出版业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从1000年前开始,中国古代的出版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近代出版业兴起之后,中国出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一直努力追随国际出版业的步伐,涌现过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出版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逐步改变了原来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格局,开始了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的进程,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国出版业进入集团化发展和运作的阶段,大批出版、发行集团纷纷组建,不少集团还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出版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有所增长,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也有一定突破。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出版消费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阅读需求的巨大分流,从2007年开始,中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它以中低速增长为基本特征。一方面,传统的图书市场增长潜力有限,市场规模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扩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改革预示着中国出版业微利时代的到来,而目前大众出版领域的无序竞争和低水平竞争已经表明现有的赢利模式难以为继。出版机构的转企改制又给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专业出版的发展速度仍然缓慢,数字出版虽然蓬勃兴起,但是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形成,使得出版产业转型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当前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呈现了一些令人思考的趋势。
传统出版增长缓慢
特征:传统图书市场总体增长缓慢,但还有持续增长空间,竞争和洗牌会趋向剧烈。
据统计,2013年,全国图书出版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7.35%(初版增长5.78%,重版、重印增长9.55%),总印数增长4.87%,总印张增长6.83%,定价总金额增长8.95%。居民和社会团体出版物零售总额为687.9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而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与上年相比数量下降0.35%,金额仅增长3.23%。这些数据近年来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表明出版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困扰传统出版发展的销售市场组织形式还在深刻调整中,实体书店在经历巨大挤压后正在寻找新的定位。去年实体书店零售规模结束了前几年的下滑情况有所回升,异军突起的网络书店则从前几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进入平台期,也在改变单一依靠价格战的竞争策略,开始联合优势出版单位深耕图书市场。
随着国内受教育人群的增长和民众对于文化知识消费需求的提高,传统图书市场仍然会有持续的增长;另外,在图书零售市场上,图书购买需求也依靠内容供给拉动,一些热点话题带动的超级畅销书会极大刺激图书消费量的扩容。由此带来的是出版单位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强大内容提供能力的出版单位将会占据优势。
数字化掀起新高潮
特征:新媒体和新传媒商业模式正在发育成熟,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初见成效。
2010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数字终端技术发展取得突破,出版业数字化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传统出版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选题策划、联系作者、图书营销进一步受到重视,在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销售电子书呈增长态势,通过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苹果商城、移动客户端销售电子出版物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线教育等成为投资热点。
出版集团纷纷投资建立新媒体平台,并购新媒体公司,与新媒体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可以预见的是,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数字出版发展主战场,传统出版机构要主动转型升级,抢占新阵地和平台,这方面有很多机遇。
版权经济特征明显
特征:有价值的专业内容成为出版单位生存发展的基础,出版业版权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人说平台为王,有人说技术为王,有人说便利为王,但只有内容为王了,其他的“王”才能发挥正面作用,出版社并不只因其经营管理而出名,更是因其出的书而出名。这些内容为本的观念正在得到出版工作者的广泛认同。打造精品力作,通过创新产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正在成为出版人的内在追求。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阅读市场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但形态变化明显。
技术的发展和业态的变化无不依赖出版内容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出版业在内容提供方面的独特价值正在成为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专业性出版内容的独占性,只有通过版权运作的渠道体现其价值。出版行业要跳出传统介质和形态,努力从面向图书市场向面向阅读市场转变,通过占据优质版权资源并开展版权经营活动,提供延伸服务。
跨界合作正在兴起
特征:出版产业链不断延伸,出版业跨界合作拓展新领域。
大批出版物的出版传播对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各行各业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出版业与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出版企业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型成为潮流,大众出版商正在进入大众服务产业,专业出版商正在进入专业服务产业,教育出版商正在进入教育服务产业。
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逐渐兴起,使文化内涵与实体产业实现了有机嫁接,如地产引进书店及书店衍生服务,将读书生活融入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时尚期刊与电商巨头合作在电商领域进行了一次时尚革命,出版单位与电视台、影视制作企业成立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影视创作公司,等等。跨界合作使出版业与其他行业实现了联动发展,开拓出出版业发展的新领域。
机制改革更为深入
特征:出版体制和出版经营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出版业发展混合经济面临良好的机遇。新闻出版上市公司以及非出版环节的股份制出版企业正在酝酿实行股权激励试点。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将有序试行,以有资质的国有出版单位拥有特殊管理股为前提,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网络原创出版业务,给予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对外专项出版权。
出版企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服务出版业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出版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拓展文化金融新业态取得了一定成效。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版企业正在借力金融谋求新发展。
接轨国际步伐加快
特征: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出版业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内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接轨。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出版行业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努力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促进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国内出版商参与国际书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在各大国际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球刮起了“中国风”。通过国际书展及其他版权输出方式,一大批反映中国梦和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出版物,反映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以及优秀的文学、少儿类图书的版权输往全球各地。
中国出版传媒企业并购重组走出去更注重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出版企业与国际出版商合作更加务实,更好地学习国际出版的先进经验,快速提升我国出版企业的综合实力。中国出版企业在国际业界的地位和实力排名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