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企业要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中新江苏网南京5月19日电(记者周建琳) 一个德国“工业4.0”概念,在中国市场上又掀起了一股学习德国企业的热潮。中国企业到底要向德国企业学习什么呢?
以发现江苏太仓闻名中德两国间的斯坦福博士18日接受采访时称,“工业4.0”概念完全不是新的东西,创新发展,就是每天要进步!
倔强的“工匠精神”
见到斯坦福博士的时候感觉他改变了大家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一位非常幽默的长者。
在江南小城太仓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93年,德国巴符州议员、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博士第一次来到太仓,就被这里安静、清新的环境所吸引。他“试探”着在太仓投下了50万马克,创建了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
22年后的今天,行走在克恩-里伯斯太仓工厂里,那是一个弹簧的世界。这里专营各种高科技的弹簧,产品供给舍弗勒、博世、德尔福等汽车行业一级配套商,并已进入竞争激烈的中国高铁用弹簧市场。它生产的汽车安全带卷簧,占全世界市场的70%。
斯坦福博士说,在德国,由于坚持专业精神,力求在行业内做到极致,德国中小企业普遍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克恩•里伯斯也如此,126年来把弹簧做到像奢侈品。
“德国制造”人才过硬
德国制造业在国际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大到精密机械,小到厨房用具,德国产品不断被世人冠以“最高工艺”的封号。斯坦福博士说,德国制造,人才最贵。
回忆起10多年自己坚持要建人才培训中心的情景,斯坦福博士幽默笑称自己脑子真好。
2000年,在中国经历了最初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克恩-里伯斯深感急需那些符合企业要求、动手力强的技术工人,因此,斯坦福博士创造性地提出要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引进中国。
这一想法在企业内部被否定了,因为当时克恩-里伯斯一年只需要5、6个工人,建培训中心三年培养太浪费钱了。但斯坦福博士认为这是必须的,“德国制造”过硬的基础是人才过硬。
一年后,由克恩里伯斯牵头的中国首家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正式成立。
从太仓出发,克恩-里伯斯已在中国建立起了8个分支机构,中国工厂人数超过900人。业务范围也从单一的弹簧产品,扩展到现在的汽车零部件、纺织元件等五大类。斯坦福博士认为该培训中心功劳最大,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
对中国抱有信心
当初被斯坦姆博士偶然发现的太仓,如今已成为“中国德企之乡”。这里聚集着220多家德资企业。今年1至3月太仓德企增资1441.59万美元,去年同期1026.71万元,同比增长40.4%。
随着中国步入经济转型调整期,其是否还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对此,斯坦姆博士接受采访时说,7%仍是一个很高的增长,中国仍明显高于世界大部分地区。中国地域辽阔,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很大,对于德国传统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仍然很大。
18日,斯坦姆博士再次来到江苏太仓,参加扩建新厂落成典礼。他说,没有什么比新厂建设更能代表自己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在斯坦姆博士看来,“中国机遇”在自己女儿的眼中。1998年女儿来到太仓公司实习了3三个月。三年前,女儿鼓动丈夫来太仓投资。如今,斯坦姆博士的女婿,比恩•施罗尔先生成为了克恩•里伯斯与BRANDGROUP共同投资的毕克礼斯精密部件(太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我30岁的时候一心要往美国跑,女儿30岁的时候却一心往中国跑。”斯坦姆博士说这是两代人的“区别”。(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