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春节“海购五洲” 文明出游指数向好
农历大年初一的北京,交通畅通无阻,商场与景点不再拥挤,白领郭菁却来不及感受这一切——她忙着打包准备初二出发去意大利旅游的行李。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出境游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2014年,中国人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1月27日发布的世界旅游业景气报告显示,中国从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雄踞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场地位。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行热情不减。据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今年春节公民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将达到51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
然而,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在2014年出现分化,尤其是欧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持续走弱,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游客今年春节出境“血拼”的热门目的地。
“按照汇率,现在去(欧洲)肯定比较值嘛。”郭菁告诉中新社记者,尽管她未将此行定位为“纯购物游”,但前往时尚之都,若遇上心仪的服饰、化妆品等,“逛到了也是要买的”。
境外购物走俏,人民币走强是重要“推手”。2月17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9902,较之2014年2月17日的8.3670下跌近20%;澳元对人民币亦从去年2月17日的5.5138跌至4.7890。
此外,对国外产品的情有独钟,亦存在一种“以讹传讹”式的从众效应。
“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题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日前在内地网络疯传,其中对日本产品品质的描写意外点燃了国人赴日购物游的激情。
“其实日本产品没有传说中那么好,都是心理作用。”正在日本读博士的向羽通过微信告诉中新社记者,已有很多国内亲友找他帮忙带上述文章中提及的产品,令他本人不胜其扰。
不过,真正引发争议的,还是在中国人出境旅游购物日趋娴熟,购买力也与日俱增的同时,频频遭到境内外媒体曝光的不文明行为。
就在郭菁即将前往的意大利,日前一幅据称系“中国大妈在意大利Gucci店前吃泡面”的照片在中文网络引发热烈讨论。有网民认为,这是“有钱任性”,亦有观点将此举上升为“有碍国家形象”。
“这是一场经济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冲突”。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以“喧宾夺主的观光客”来形容这一现象。
他指出,不管公允与否,欧洲人对中国游客抱有一种成见,而这“和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先辈们对美国游客的成见如出一辙”:认为这些游客堵塞交通,对文化漠不关心、只知道购物。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投资人安普若则通过新浪微博表示,这其中实际上反映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不是大妈吃不起,也不是不爱吃,而是因为进了意大利餐厅不会点菜怕丢人,所以才吃泡面了。”
中青旅控股市场总监葛磊向中新社记者分析,不文明旅游的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不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文明教养,在旅行中一样会表现出来,二是“不习惯”,中国和其他国家存在一些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一些误解;三是“不知道”,对于其他国家的风俗禁忌等缺乏必要的掌握。
“以负面个案来给上亿的中国游客做出评判,是有失公平的。”他表示,近年来,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曝光,往往会引发舆论的集中“讨伐”。但也应看到,2014年对于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媒体曝光已大幅减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游客的文明指数向好。”
“但毫无疑问,推动文明旅游的全民共识,提升中国游客的文明素养,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葛磊表示,假以时日,中国游客有望成为中国未来的名片和骄傲。(完)
来源: 中新网 编辑: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