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为了380个贫困孩子上学 城里人下乡当“鸭倌”
图为张矾在养殖场内喂养鸭子。张耀西 摄
交汇点讯 “吃饭喽,吃饭喽。”12月2日上午,在泗阳县史集境内的六塘河畔一养鸭场内,泗阳春晖民间助学协会志愿者拎着饲料一边添加到投放器中,一边招呼着身边的鸭子们。这个协会长年资助380多个贫困孩子上学,但时间长了,有的资助人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为了圆孩子们的读书梦,这些热心助学的志愿者干脆从城里来到了乡下,办起了养殖场,每天轮流值班,以养殖场的收入来解决孩子们的上学费用问题。
“春晖资助了380多个孩子上学,每年的学费50多万元。有的孩子读大学了,需要费用多了,资助人感觉吃力,不能继续资助,孩子的学费和‘春晖小家’生活费就成了难题。”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张矾说。
怎么办?协会一面寻找新的资助人,一面开动脑筋寻求资金来源。他们经过走访思考,结合孩子们家在农村的现状,大胆提出了“授渔计划”,就是成立农业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既能解决孩子们学费难题,又能带动孩子家庭发展种养项目,增收脱贫。
10月22日,张矾、胡明、丁宇军、黄锐、陈青、唐俊芬等春晖民间助学协会的志愿者,带着助学梦想,浩浩荡荡开进史集境内的六塘河畔。志愿者们、孩子家长和当地村民一起动手,在107亩土地上,搭棚、埋桩、拉网、架电、支炉。经过10多天的努力,春晖人终于建成了第一个养鸭场。
鸭棚里,3800只蛋鸭在20度的棚温下舒展着身子。给完饲料,张矾又忙着拿起菜刀切菜。她说,这批蛋鸭11月6日进来,4块钱一只。为了养好蛋鸭,志愿者们选择了产蛋率高的“苏邮2号”高邮鸭,从网上买书,到沭阳、涟水、淮阴等地拜师求技,还请县兽医站技术员现场指导。蛋鸭最难养的是育雏期,志愿者们白天黑夜泡在养鸭场,睡地铺,吃凉饭,把蛋鸭当孩子养,当宠物养。
“我们的蛋鸭已有半斤多,80天后就能产蛋了,可连续产蛋400多天。鸭蛋全部出售,蛋鸭产蛋结束后育肥半个月也都卖掉,这些钱除留部分用于春晖小家孩子生活开支外,其余全部资助孩子上学。”张矾介绍,按照目前的行情,除去各种成本和损耗,鸭子产蛋和淘汰蛋鸭的收入加起来,每只鸭子净利润至少也有70块钱。
由于一心扑在养殖上,张矾经营多年的墙纸店也没心思打理了,生意越来越冷清,她打算近期把墙纸店关了,一心一意地搞养殖。在张矾和志愿者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那就是积累养殖经验,养殖场建成扶贫示范基地,以‘公司+贫困户’的形式,带动孩子家长养鸭养鸡,公司无偿提供鸭苗、技术、饲料、收购等服务,实现从“资助一个孩子到资助一个家庭”的转变。
“孩子家长通过养鸭,自食其力,有了收入,到那时,我们就不用再找资助人了。”张矾说。
通讯员 张耀西 交汇点记者 高峰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