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3个国家级新区目标定位

03.07.2015  18:10

  1.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10月批复。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2.天津滨海新区

  1994年3月批复。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3.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批复。中央赋予其五大功能定位,包括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

  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2011年6月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甘肃兰州新区

  2012年8月批复。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

  6.广州南沙新区

  2012年9月批复。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7.陕西西咸新区

  2014年1月批复。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8.贵州贵安新区

  2014年1月批复。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路子,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9.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4年6月批复。担负海洋强国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使命。

  10.大连金普新区

  2014年6月批复。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各国各领域的合作。

  11.四川天府新区

  2014年10月批复。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湖南湘江新区

  2015年4月8日批复。重点任务是探索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构建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产业高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13.南京江北新区

  2015年6月27日批复。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