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筹建100个众创空间 外地大学生创业可转户口

17.08.2015  13:53
  继天津市政府5月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出要实施众创空间示范工程建设,到2016年全市众创空间超过100个之后,目前天津各个部门正在制定各项政策细则。   未来天津市政府对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分级分类给予100万-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   而大学生休学可以创业,创业可抵学分;外地高校学生到天津来创业可以落户,并给予政策的扶持;在职的高校、院所、国企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可以保留原来的身份,对天使资金给以支持等各种政策,正在落实或完善之中。   100个众创空间   根据天津市政府公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下一步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到2016年,天津全市每所普通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独立学院至少建设1个众创空间,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至少建设3-4个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超过100个。   为此,政府部门服务将要延伸到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同时,放宽企业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首次出资额允许为零。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缩短登记时间。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可“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允许众创空间内按工位注册企业。   允许在校大学生利用弹性学制休学创业,支持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对在津转化科技成果或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编制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在职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采取兼职兼薪方式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   为此,天津市政府对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分级分类给予100万-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用于初期开办费用。高校众创空间补助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区县及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众创空间补助资金由市和区县财政按7:3的比例负担。   近期天津各区县负责人也被邀请到天津津南区的众创空间考察,各区县对发展众创空间的兴趣浓厚,本来原则每个区县只申报三四个众创空间,实际有的区县申请了七八个。而各个高校也正在加快众创空间的申报工作。预计在7月初批天津市的众创空间将经过专家评审以后,此后将要向社会公布。   外地大学生创业可转户口   天津建立上百个众创空间,也不只是对天津高校以及科研人员等开放,对外地大学生也开放。未来天津每一所高校都要建一个众创空间,每一个区县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分园当中要建立两到三个众创空间。   同时,对鼓励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创业辅导体系培训体系的建设,大学生的创业扶植政策由原来3年延长至7年。   另外,外地高校毕业生到天津来创业,直接可以落户口,并给予政策的扶持。在职的像高校、院所、国企这些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可以保留原来的身份,原有的职称档案工资正常的晋升,由原来3年延长到5年。   未来该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办公、培训、融资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自己的公司也有望改注该空间,目前需要的是尽快将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