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图书出版众筹面临三大问题
信任缺失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众筹这种模式从理论与现实上讲都是可行的,国外已经有诸多成功的案例与营销模式。在我国,网民并不缺乏对网络本身的信任,在这一基础上,按说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不再局限于风投或银行等机构,而可以来源于大众。在个人图书出版上,如果有好的创意或者有真正能打动读者的内容,加上众筹融资平台对个人图书众筹宣传做得好,应该能众筹到图书出版发行应有的资金。一本图书出版5000册成本加上发行最低在几万元之间,并不需要巨额的资金,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找到能支撑图书出版的众筹对象应该不难。但理论上的“应然”与现实中的“实然”经常相去甚远,让筹资方困惑的是潜在的众筹对象究竟在哪里。除了众筹平台还需要做大以及在宣传上下功夫外,潜在的众筹对象对筹资方的不信任,对内容的不信任以及对相关文化管理制度的不信任,则是严重影响他们对图书出版众筹兴趣的关键点。
如今对诚信文化的破坏及诚信制度的缺失,在没有成熟制度的保障下人们已经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对于网络这种虚拟的筹集平台更难建立信任,它不像网络购物那样已经建立了能保证消费者权益的机制。在没有建立起完备成熟的保护制度的情况下,潜在的众筹对象与陌生的筹资者以及融资平台之间就难以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是三方能进一步往众筹方向靠拢的基础。
真正有思想内涵的人很难相信会有值得给予资金支持的作品内容,也很难相信会有真正博学的思想者或者真正的作家。因而,当这类小众化非流行的图书众筹宣传时,潜在的众筹对象就有先入为主的刻板成见,形成这方面顽固的对抗式解读,从而使众筹很难奏效。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免费推出的文章很多具有打动阅读者的内容,它已经开始起到建立读者对作品内容信任的作用。但微信公众号遭到封号使另一方增加着这种不信任,这也是图书众筹市场上火爆的不依靠众筹就能火爆,冷清的依靠众筹也依然冷清,而这类火爆的图书都是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之类。
“把关人”之间的冲突
个人图书出版众筹上,内容的把关者有三方,首先是众筹者,众筹者在把关上有粗略把关与精细把关之分。粗略把关,就是作者与众筹平台就欲出版的图书整体内容与主题进行介绍,众筹者在愿意出资后,对内容不再过多过问,只关注出版结果。精细把关就是众筹者在社区平台上全程与作者互动,对其内容进行商讨把关。在内容把关上,虽然作者与众筹者在出版前开始进行互动,众筹者先看到图书的内容,再决定是否给予资助。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也会针对内容进行互动,不管哪种形式,众筹者都起到了一定的把关作用。作者与众筹者之间会形成把关上的冲突,当作者的著作最后不符合众筹者的意愿时,冲突就出现了。例如众筹者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计划来筹集资金,让记者去调查某一事件,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按照原来的想法行不通,或者说不能深入说明问题,或不能调查到众筹人想了解的内幕或者说记者的采访重点和主题与众筹人不一致,冲突就出来了。本来众筹就是“团购+预购”的形式,其众筹者最后“购买”的产品要符合他们期望的质量才不会发生冲突。
同时,在众筹者与作者之外,还有一方的把关者,就是出版社以及上面的主管部门。相对而言,在众筹图书出版上众筹者与作者之间把关的冲突发生的几率要小,也容易协商。与第三方在把关上发生冲突时往往直接影响众筹出版的结果,作为出版社把关上的冲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考虑,作者与众筹者主要考虑图书的内容,出版社会主要考虑市场;二是出版社与主管部门还会对图书的内容观点等方面进行把关,这方面一旦发生冲突就没法协商,可能使众筹出版的图书最后呈现的面目不是出资者开始想要的结果。这种把关上的冲突会在网络众筹平台发布图书的性质时首先进入潜在众筹对象的考虑之中,这也正是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所说的“文化是制度之母”,在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应的思考,如何协调好三者之间的把关冲突,是个人图书出版众筹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审美差异的冲突
在我国图书市场上,教育类、教材类、畅销类图书本来就不需要众筹的形式,严肃性或思想性等缺乏市场价值的图书需要众筹的方式,但这类书在众筹上同样难以募集到资金。互联网与手机媒体的冲击加上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抽象与否定,真正的文学与思想遭到抛弃,甚至是忌讳,市面上充斥着成功学、成功秘籍之类的书,再就是一些“心灵鸡汤”之类的励志书和闲适书。学者邓晓芒说他在大学里面教学多年,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勾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他的都还谈不上。一般要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博士后,才能和他们中的少数人进行真正的学术交流。在这种文化审美现状下,如今有价值的图书在个人众筹出版时就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整个文化环境下审美品位之间的冲突。
从当今国人对于文化上的审美现状来看,阅读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何况阅读者所阅读书籍的质量也不容乐观,文学与哲学遭到抛弃,历史进行戏说或者粗浅化才会被接受。大众对文化的审美能力下降了,作者本身的审美能力也下降了。例如现在的文学刊物部分变成了通俗故事会,阅读审美的下降,文化能力的下降,对文化的抛弃,缺乏真正的审美标准包括对图书的鉴别审美。真正严肃的图书走市场不行,走众筹同样不行。
在市场经济主导下,部分出版社本身的审美出了问题,为了市场,严肃的文学不出版,思想性的著作不敢出版,也不愿意用众筹的方式。即使与作家联合,首先考虑的是作品有无市场,而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例如出版社或者大型文学刊物对庸俗故事类小说的青睐,对历史题材小说的青睐,如今还流行一种出版社出定位作家按照定位来写的模式,拿一些庸俗的主题来编造故事,造就了一大批畅销书作家,真正的作家既不能个人得到认可,也不能作品得到认可。
有什么样的审美文化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读者,有什么样的读者群体,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审美环境,作者与出版社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迎合,几者相互促进,这是一个相互恶性循环的过程。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