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70名学者合著《中华民国专题史》在南京出版发行
两岸学者合著《中华民国专题史》。佘治骏摄
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接受赠书。佘治骏 摄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记者 程远)中华民国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始于1912年,止于1949年。今日,由中国大陆地区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与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张玉法领衔,联合两岸四地70位著名专家学者合著的《中华民国专题史》(简体版18卷)在南京首次发布。
《中华民国专题史》是由海峡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40所大学、研究机构的70位历史学教授、研究员合作撰写,是两岸史学界第一次大型的学术合作。该书坚持历史的连续性、现代性和国际性的理念,并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专题史研究的体例,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或重大历史问题,将多年来两岸四地学者在研究领域中达成的共识,以协同合作撰著的方式予以表述。论述了自1912年到1949年之间的政治、政党、军事、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城乡发展以及海外华侨、中外关系等方面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听闻大陆准备修‘民国’史,台湾当局很震惊。”张玉法院士告诉记者,当时两岸处于一种对抗状态,大家自说自话,各修各的“民国史”。“但到了80年代末,随着三通四流的开启,两岸学者有了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也在海外学术会议上互相交流。”他表示,这本书从策划到出版一共5年时间,对比以前的民国史,更为专业,不是简单的编书,而是在专业的领域都集合了两岸四地最权威的专家来研究,可谓前无古人,具有跨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政治原因,国共两党曾经互相否定,掩盖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张宪文教授表示,譬如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四大家族”概念并不客观,还有涉及到国共摩擦的皖南事变没写进去,两岸学者在多数问题上达成一致,在较少问题中求同存异。“譬如1949年,台湾说沦陷,大陆说解放,这些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词句,都改为客观中性的方式,让两岸同胞都能接受。”他表示,这18卷书是一个个片段串联而成的,每卷都设有统稿人,来做最后把关。
“两岸年贸易额可达2000亿美金,大陆每年访台400多万人次,关系稳固向前迈进。”来自台湾的台北中美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邱进益告诉记者,但这些都是经贸、旅游方面的,文化重大交流还比较少。“这次的合作是两岸中国人坐在一起谈,这次成果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他表示,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希望能借鉴此次合作经验,在国共统一团结抗日方面深入研究,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财富。
相关链接
《中华民国专题史》共分为18个专题,包括《从帝制到共和:中华民国的创立》《文化、观念与社会思潮》《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国民政府执政与对美关系》《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中共农村道路探索》《地方政治与乡村变迁》《城市化进程研究》《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边疆与少数民族》《华侨与国家建设》《台湾光复研究》《国共内战》《香港与内地关系研究》《革命、战争与澳门》,共计800余万字。它的成功出版,是两岸四地历史学者的首次合作,在学术领域尚属首次。它的成功面世,将进一步增进两岸学术共识,强化学术联系,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原标题: 两岸学者合著《中华民国专题史》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