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农业科技园区成农民增收“助推器”

25.12.2014  10:35

  近年来,东海县把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抓实抓好。通过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试验培训,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以及服务农、科、技,产、学、研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现代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目前,东海县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种、养殖)示范基地(场)146个,市级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3400多个,设施蔬菜产业园获批国家级蔬菜生产基地,拥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364个。 

  为了有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高效发展,东海县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并把农业园区创建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协作部门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家一户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园区设施农业发展,东海县就加快土地流转,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扶持土地流转的实施办法》。该县财政部门拿出300万元用于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采用“固定回报、保底分配加浮动分红、按实际收益按股分红”等入股形式,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入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符合标准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给予新流转土地每亩补贴100元,对于流转期限较长的,实行流转收益分年段递增。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为 

  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金不足,东海县财政部门就创新融资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财政局、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和农户的“五方联动”机制,创造性地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五方“捆绑”。将各个主体联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和信用共同体。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了财政投入100万,撬动信贷、民间及社会各类资本投入5000万的资金集聚效应,解决了资金“瓶颈”。日前,桃林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洪庄万亩大棚辣椒基地、双店万亩鲜切花花卉基地等一大批“万字级”设施农业基地矗立在希望的田野上,设施农业对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纯收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是一些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短板”,东海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土地整理、合理施肥及病虫防治等多个环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科技,提高设施蔬菜种植的技术含量。 

  目前,东海县园区各功能区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五通一平”保障到位,安全监控全区覆盖,先后投资100万元建成苏北地区首家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截至2013年,园区累计选派各类科技特派员128人,开展技术培训450余期。通过省级以上认证“三品”基地98个,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3个,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5个。同时,建成省级科研院所试验示范基地12家、农业创新平台10家,获得农业专利3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