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综合治理环境 守护碧水蓝天
今年以来,东台市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大手笔投入基础设施、大规模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绿、人文、生态、宜居”的东台形象呈现眼前。
源头把关,严守生态红线
为从源头控制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用“一把尺”要求所有项目严守生态红线。
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环保部门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文件规定,把好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认真执行生态红线内的各项管控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和环评制度,招商选资绝不放低环保门槛,接受产业转移绝不接受污染转移,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层次项目从源头进入。
推动规划环评防控。着力推进“四区六园”规划环评,严格把关园区产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对照规划环评,对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园区)的项目合理布局提出指导意见,推进园区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相关要求,对所有项目实施分类管理,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和审批规定,依照建设项目的环评等级,做到“提速不降工作要求,简化不降环评级别”。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环保问题,帮助企业选择投资少、效果好的治理方案;做好政策指导,鼓励企业发展高技术、无污染的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为企业破解污染难题当好参谋。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做好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工作,指导企业“三同时”工作顺利进行。对一些污染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现场指导,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确保项目通过验收,做到达标排放。
严厉执法,实施全程防治管控
加强企业监管。对全市45家重点企业开展精细化监管、地毯式隐患排查,采取“突击抽查、交叉检查、夜间巡查”等方式,准确掌握企业排污情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突出重点行业监管,对全市污染源按行业属性和污染程度,推行差别化现场管理模式,重点污染源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一直保持在100%。46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
加强隐患排查。开展企业环境风险和环境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工作,对已梳理的电镀、化工、仓储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定期开展“回头访”,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坚持把信访投诉作为发现环境隐患的第一信号,设立“12369”24小时环保热线和环保局长接访日,采取联合办案、圆桌对话等形式,全面听取群众呼声,确保环境信访和投诉“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加强环保执法。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创新公安、检察、供电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依规整治关闭违法企业。
综合治理,提升环境保护实效
突出水环境整治。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各项制度,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站增至31项监测指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建成省第一批等级实验室。对城市内河18条河道、48.2万平方米水面进行全天候保洁。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东台苏中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对脱硫系统进行改造,脱硫工艺由氨法改为石灰石法,目前正安装设备,预计10月份完工。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环保系统内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明确了整治目标、时间要求。从3月份起,每月通报锅炉整治情况,布置相关工作,推荐整治技术。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大力推进。全市6个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全部与盐城联网,并按照新的系统要求检测、核发环保标志。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淘汰黄标车的规定,今年以来,配合公安部门淘汰黄标车195辆。
重抓噪声和工业固废管理。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营造宁静的城市环境。开展市区噪声专项整治,确保中、高考期间噪声达标。督促建筑施工单位落实降低噪声污染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噪声扰民。中、高考前张贴、送达禁噪通告1000余份,严控环境噪声,为广大考生保驾护航。加强工业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形成一企一档。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全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砥砺前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路上。东台市将瞄准“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怀揣“富有特色、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绿色愿景,为百姓安居乐业守护好纯净空气和碧水蓝天,让“绿色东台”之花美丽绽放。
(顾敏 葛红明 赵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