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审判精心出精品
本报特约记者唐闻声本报通讯员周陈华
“全国法院系统每年审理案件1400余万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用30余件。东台法院能够连续两年有案例被刊登,难能可贵!”今年3月,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侍鹏在东台法院视察时,对该院打造精品案例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这已然成为该院精品案例成就中的一个缩影。而对于一个年均受案超万件的法院,他们又是如何从容地“大海捞针”的呢?
精益求精夯基础
“精品案例不是盆景,也不是花瓶,只能是锦上添花。唯有案件整体质量的提升,才会推动精品案例的涌现,继而又会反作用于执法办案,形成良性互动。”去年8月,上任伊始,院长周宏就对该院打造精品案例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并提出了“从案件中来,到案件中去”的基本思路。
为此,该院专门研究出台了打造精品案例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精品案例必须具备“审理程序公正、裁判结论正确、裁判文书优秀、社会效果良好”的标准,指出了“筛选、培植、评定、推介”的基本路径。
为给精品案例增添源头活水,该院在做优基层司法产品的理念指导下,明确了督查案件质量的三道关口:部门领导签发关、审管办抽查关、审委会评定关。三者各负其责,又紧密配合。部门领导严格把控所在庭室的每一个案件,审管办组织专家组每月随机抽查60个案件,审委会则每季度召开专门会议对上季度发改判、重大涉诉信访、网络炒作案件反向评查责任。这都必须从程序规范、实体质量、文书制作、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五个方面作全面“体检”。
扎实的作风换来的是丰厚的成果。今年一季度,全院共办结各类案件1679件,而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数仅有2件,在盐城基层法院最低,同比也大幅下降,可谓是横比领先,纵比进步。
强中比强练真功
每周一上午,走进东台法院的审判庭,都是空空如也,给人一种“冷冷清清”的感觉。往日的法槌声不见了,法官都去哪儿了?
走进部门会议室才知道,干警们正和分管领导一起学习呢!有的在做笔记、有的在讨论……这就是去年初该院推行的周一审判业务集中学习制度:各部门利用每周一上午集中学习,涵盖新颁布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最高院司法解释、上级法院的指导性案例等“必选动作”和本部门审判实践中的复杂疑难问题等“自选动作”。此外,该院搭建“东亭法官讲坛”和青年法官研究会两个平台,每月邀请在理论和实务上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前来传经送宝。
要想案例出彩,不仅要搭梯铺路,还得外部加压。该院的调研信息宣传考评规则明确了多个“硬杠杠”:各审执部门每月根据案件数必须报送一定量的精品案例信息;35周岁以下干警每年必须撰写2篇案例;干警晋职晋级必须完成规定的调研任务。否则,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坚决实施“一票否决”。
“同样是碳元素,稍加点压力是石墨,多加点压力就是钻石了!”年过半百的行政庭庭长刘德生如同老黄牛般笔不辍耕,带领他的团队,为全院贡献出了1/3的精品案例。
优中选优修正果
案件精了,人才强了,现在是万事俱备。该院月度“三优案件”评选、年度十大精品案例评选以及案例常态化对外推介这“三驾马车”,犹如东风激活了一池春水。
在“勤学苦练,厚积善悟”的精神指引下,老同志们不待扬鞭自奋蹄,年轻人则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刑庭副庭长梅勇承办的一起恶意欠薪案件被省高院评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安丰法庭杨小英承办的一起继承纠纷被央视采用。
尤其可喜的是年轻的法官接过了接力棒,站到了打造精品案例的最前沿。两篇最高院公报案例的撰写者丁惠、贺慧梅均是80后。行政庭青年干警姚芳承办的一起行政许可案被最高院评为全国环境保护行政案件十大典型案例。去年下半年以来,该院还有2件环境资源案入选省高院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篇案例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刊用。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