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舶产业持续低迷 "造船第一大省"江苏负重前行

17.10.2016  10:08

  江苏2008年跃升为全国造船第一大省,不料,世界船舶产业随即进入持续低迷期。近年来,与船舶产业紧密相关的波罗的海指数长期低位徘徊,江苏船舶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备受关注。

  三大指标全面下滑

  部分船企回暖

  观察造船业兴衰,主要有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订单量。从前8个月的江苏造船业数据看,三大指标全面下滑。造船完工量:全省为155艘83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6.2%,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2.2%,占全国份额的37.5%。手持订单量:全省为722艘4258.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1%,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2%,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4%,占全国份额的37.3%。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新承订单量,全省为57艘330.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8%,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1%,占全国份额的18.5%。

  记者近日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南通、泰州等造船基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江岸线上,一些船舶企业萧条破败,但也有部分重点企业重现焊花飞溅、吊机轰鸣的景象。

  9月27日,泰州口岸船舶公司厂区内,一艘正在建设的208000吨散货船稳稳地停泊在高港江边。邻近的“王海东焊接技师工作室”里,伴随着火花四溅,高级技师王海东和3位工人一起在各自的“包间”里焊接“作品”。“正在建造的这艘散货船,是德国Oldendorff航运公司预订的。”就在9月8日、26日,口岸船舶公司分别交付一艘55500吨杂货船给南京远洋运输股份公司和德国Oldendorff航运公司,28日还有一艘要交付给南京远洋运输股份公司。口岸船舶公司党委副书记居金文欣喜地告诉记者,55500吨杂货船是船东针对非洲航线经营需要,专门量身定做的新船,一共6艘,其中4艘在口岸船舶建造。208000吨散货船是口岸船舶今年以来交付的第三艘同型船。

  融资难

  成压倒一些船企最后一根稻草

  就总体而言,当前船舶行业仍然矛盾重叠、市场严峻。主要问题一是接单船价低。集装箱船由1标箱1.5万美金降到1万美金以下,直接拉低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2013年前后接的船越多,盈利压力越大。二是融资规模大、成本高。目前船东预付款仅有30%左右。以年造船完工量百万吨的中型企业为例,企业需新增融资规模10亿元以上,年新增财务费用在5000万元以上,而且融资难度加大。三是企业运行成本增大。由于航运形势严峻,不少船东提出延迟交船或改单等要求,企业不得不放慢生产节奏或新船停泊码头,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财务费用。四是用工成本继续增加。

  在诸多困难中,融资难往往成为压倒船企的最后一根稻草。8月23日,记者从启东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已正式受理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2006年由春和集团投资创立的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气船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也是世界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公司审核认证的国内首家海工装备的合格供应商。但作为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到该企业视察时,企业领导就曾建议国家出台对民营船舶企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然而,融资难,最终让它未能走出全球船舶产业的严冬。8月17日,春和集团正式发布《关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的公告》。公告称,由于外部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南通公司持续亏损,被供应商向法院提起破产清算。

  船企转型

  关键还得依靠技术创新

  9月23日,位于启东海工园的中远海工“高德4号”海洋生活平台正在抓紧试航。“高德4号”是该公司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同类产品中满足规范最多、要求最高、设备最先进的海工设施,可以满足500名船员的生活居住,相当于一个豪华的海上五星级宾馆。

  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对海工船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主动出击,加快腾笼换凤,实现从传统造船业向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园内蓝岛海工着力建设专业的海上风电流水式生产线,转型风电后顺风顺水、订单不断;华滋海工转型气体特种装备制造,在上海组建了50多人的研发中心,与欧洲知名设计公司展开合作,掌握了85000立方米液化气船的核心技术,产销两旺……1-8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8.14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应税销售70.15亿元,同比增长5.0%;高新产业产值133.22亿元。

  最新统计显示,泰州船舶产业今年以来回暖明显,新承订单和手持订单保持全国领先。江苏新时代、扬子鑫福等7家重点船企1至7月实现销售9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

  “泰州船舶产业的比较优势还是十分明显,是其在这一产业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泰州市经信委主任刘秋平说。泰州造船不仅体量大,而且技术先进,在国内造船史上创造了多项“泰州之最”。如今,新扬子江造船、新世纪造船、口岸船舶等“巨头”正加速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以及海工产品上凸显风生水起之势。

  9月22日开幕的泰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力推泰州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更聚焦、特色更鲜明,在全国有影响。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说,“十三五”期间,泰州市船舶行业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为此,泰州市将采取一系列行动,首先就是开展技术创新;其次是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更好地推进行业重组。(记者 陈 明 赵晓勇 杭春燕)

  原标题:世界船舶产业持续低迷 “造船第一大省”负重前行 转型求索,以创新突破困局

编辑:顾名筛